白居易的詩詞(共3159首)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765
《得湖州崔十八使君書喜與杭越鄰郡因成長句代賀兼寄微之》 唐·白居易
三郡何因此結緣,貞元科第忝同年。
故情歡喜開書后,舊事思量在眼前。
越國封疆吞碧海,杭城樓閤入青煙。
吳興卑小君應屈,為是蓬萊最后仙。
769
《張十八員外以新詩二十五首見寄郡樓月下吟玩…寄微之》 唐·白居易
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東樓明月時。
去我三千六百里,得君二十五篇詩。
陽春曲調高難和,淡水交情老始知。
坐到天明吟未足,重封轉寄與微之。
773
《聞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時予亦宿崔家依仁新亭…聊以寫懷》 唐·白居易
陋巷掩弊廬,高居敞華屋。
新昌七株松,依仁萬莖竹。
松前月臺白,竹下風池綠。
君向我齋眠,我在君亭宿。
平生有微尚,彼此多幽獨。
何必本主人,兩心聊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