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詞(共3159首)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604
《送王卿使君赴任蘇州因思花迎新使感舊游…西院一別》 唐·白居易
一別蘇州十八載,時光人事隨年改。
不論竹馬盡成人,亦恐桑田半為海。
鶯入故宮含意思,花迎新使生光彩。
為報江山風月知,至今白使君猶在。
609
《首夏南池獨酌》 唐·白居易
春盡雜英歇,夏初芳草深。
薰風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綠蘋散還合,赪鯉跳復沈。
新葉有佳色,殘鶯猶好音。
依然謝家物,池酌對風琴。
慚無康樂作,秉筆思沈吟。
境勝才思劣,詩成不稱心。
612
《櫻桃花下有感而作(開成三年春季美周賓客南池者)》 唐·白居易
藹藹美周宅,櫻繁春日斜。
一為洛下客,十見池上花。
爛熳豈無意,為君占年華。
風光饒此樹,歌舞勝諸家。
失盡白頭伴,長成紅粉娃。
停杯兩相顧,堪喜亦堪嗟。
615
《楊六尚書頻寄新詩詩中多有思閑相就之志…報而諭之》 唐·白居易
君年殊未及懸車,未合將閑逐老夫。
身健正宜金印綬,位高方稱白髭須。
若論塵事何由了,但問云心自在無。
進退是非俱是夢,丘中闕下亦何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