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詞(共3159首)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522
《春村》 唐·白居易
二月村園暖,桑間戴勝飛。
農夫舂舊谷,蠶妾搗新衣。
牛馬因風遠,雞豚過社稀。
黃昏林下路,鼓笛賽神歸。
528
《隔浦蓮》 唐·白居易
隔浦愛紅蓮,昨日看猶在。
夜來風吹落,只得一回采。
花開雖有明年期,復愁明年還暫時。
529
《臥小齋》 唐·白居易
朝起視事畢,晏坐飽食終。
散步長廊下,臥退小齋中。
拙政自多暇,幽情誰與同。
孰云二千石,心如田野翁。
530
《初入峽有感》 唐·白居易
上有萬仞山,下有千丈水。
蒼蒼兩岸間,闊狹容一葦。
瞿唐呀直瀉,滟滪屹中峙。
未夜黑巖昏,無風白浪起。
531
《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
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
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萬里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寫風勵志
532
《寄行簡》 唐·白居易
郁郁眉多斂,默默口寡言。
豈是愿如此,舉目誰與歡。
去春爾西征,從事巴蜀間。
今春我南謫,抱疾江海壖。
534
《感鏡》 唐·白居易
美人與我別,留鏡在匣中。
自從花顏去,秋水無芙蓉。
經年不開匣,紅埃覆青銅。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罷重惆悵,背有雙盤龍。
537
《秋懷》 唐·白居易
月出照北堂,光華滿階墀。
涼風從西至,草木日夜衰。
桐柳減綠陰,蕙蘭消碧滋。
感物私自念,我心亦如之。
安得長少壯,盛衰迫天時。
人生如石火,為樂長苦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