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詞(共3159首)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2643
《以鏡贈別》 唐·白居易
人言似明月,我道勝明月。
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
豈如玉匣里,如水常澄澈。
月破天暗時,圓明獨不歇。
我慚貌丑老,繞鬢斑斑雪。
不如贈少年,回照青絲發。
因君千里去,持此將為別。
2644
《嘆常生》 唐·白居易
西村常氏子,臥疾不須臾。
前旬猶訪我,今日忽云殂。
時我病多暇,與之同野居。
園林青藹藹,相去數里馀。
村鄰無好客,所遇唯農夫。
之子何如者,往還猶勝無。
于今亦已矣,可為一長吁。
2646
《別行簡(時行簡辟盧坦劍南東川府)》 唐·白居易
漠漠病眼花,星星愁鬢雪。
筋骸已衰憊,形影仍分訣。
梓州二千里,劍門五六月。
豈是遠行時,火云燒棧熱。
何言巾上淚,乃是腸中血。
念此早歸來,莫作經年別。
2660
《留別》 唐·白居易
秋涼卷朝簟,春暖撤夜衾。
雖是無情物,欲別尚沉吟。
況與有情別,別隨情淺深。
二年歡笑意,一旦東西心。
獨留誠可念,同行力不任。
前事詎能料,后期諒難尋。
唯有潺湲淚,不惜共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