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詞(共3159首)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2581
《和鄭元及第后秋歸洛下閑居(同高侍郎下隔年及第)》 唐·白居易
勤苦成名后,優游得意間。
玉憐同匠琢,桂恨隔年攀。
山靜豹難隱,谷幽鶯暫還。
微吟詩引步,淺酌酒開顏。
門迥暮臨水,窗深朝對山。
云衢日相待,莫誤許身閑。
2596
《重過壽泉,憶與楊九別時,因題店壁》 唐·白居易
商州南十里,有水名壽泉。
涌出石崖下,流經山店前。
憶昔相送日,我去君言還。
寒波與老淚,此地共潺湲。
一去歷萬里,再來經六年。
形容已變改,處所猶依然。
他日君過此,殷勤吟此篇。
2600
《征秋稅畢,題郡南亭》 唐·白居易
高城直下視,蠢蠢見巴蠻。
安可施政教,尚不通語言。
且喜賦斂畢,幸聞閭井安。
豈伊循良化,賴此豐登年。
案牘既簡少,池館亦清閑。
秋雨檐果落,夕鐘林鳥還。
南亭日瀟灑,偃臥恣疏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