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詞(共3159首)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2383
《寄蘄州簟與元九,因題六韻(時元九鰥居)》 唐·白居易
笛竹出蘄春,霜刀劈翠筠。
織成雙鎖簟,寄與獨眠人。
卷作筒中信,舒為席上珍。
滑如鋪薤葉,冷似臥龍鱗。
清潤宜乘露,鮮華不受塵。
通州炎瘴地,此物最關身。
2389
《憶微之傷仲遠(李三仲遠去年春喪)》 唐·白居易
幽獨辭群久,漂流去國賒。
只將琴作伴,唯以酒為家。
感逝因看水,傷離為見花。
李三埋地底,元九謫天涯。
舉眼青云遠,回頭白日斜。
可能勝賈誼,猶自滯長沙。
2391
《薔薇花一叢獨死,不知其故,因有是篇》 唐·白居易
柯條未嘗損,根蕟不曾移。
同類今齊茂,孤芳忽獨萎。
仍憐委地日,正是帶花時。
碎碧初凋葉,燋紅尚戀枝。
乾坤無厚薄,草木自榮衰。
欲問因何事,春風亦不知。
2393
《宿西林寺,早赴東林滿上人之會因寄崔二十二員外》 唐·白居易
謫辭魏闕鹓鸞隔,老入廬山麋鹿隨。
薄暮蕭條投寺宿,凌晨清凈與僧期。
雙林我起聞鐘后,只日君趨入閣時。
鵬鷃高低分皆定,莫勞心力遠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