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體詩人、散文家。字元之,漢族,濟州巨野(今山東省巨野縣)人,晚被貶于黃州,世稱王黃州。太平興國八年進士,歷任右拾遺、左司諫、知制誥、翰林學士。敢于直言諷諫,因此屢受貶謫。真宗即位,召還,復知制誥。后貶知黃州,又遷蘄州病死。王禹偁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先驅,文學韓愈、柳宗元,詩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會現實,風格清新平易。詞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積極用世的政治抱負,格調清新曠遠。著有《小畜集》。
一路翠煙垂柳驛,滿川紅雨落花村。云隨釣艇歸漁浦,潮送沙鷗入店門。
誰種蕭蕭數百竿,伴吟偏稱作閑官。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聲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歡。明年縱便量移去,猶得今冬雪里看。
雨株桃杏映籬斜,妝點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枝花。
一夜春雷百蟄空,山家籬落起蛇蟲。無端蚯蚓爭頭角,觸破莓苔氣似虹。
閑寫新詩十數篇,曉來鋪向竹窗前。無端燕子欺人睡,故落春泥污彩箋。
春云如獸復如禽,日照風吹淺又深。誰道無心便容與,亦同翻覆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