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的詩詞(共431首)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學家。祖籍成都華陽,幼時隨叔父遷居舒州(今安徽省潛山縣)。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王珪進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揚州,召直集賢院。歷官知制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等。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拜參知政事。熙寧九年(1076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元豐六年(1083年),封郇國公。哲宗即位,封岐國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贈太師,謚文恭。王珪歷仕三朝,典內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冊,多出其手。自執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時稱“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庫全書》輯有《華陽集》四十卷。
41
《又次韻》 宋·王珪
吟邊莫放酒杯乾,玉樹瓊樓不奈寒。
授簡誰當梁苑賦,泛舟聊作剡溪看。
但知盈尺占豐歲,豈為無氊笑冷官。
想得題詩呵凍硯,固應清興人毫端。
42
《游山寺》 宋·王珪
寒日征驂懶復回,經宵仍喜駐巖隈。
徑盤幽跡遙知鹿,林逗清香定有梅。
曉影瘦猿窺澗溜,夜聲肥羜灹爐灰。
我心非動我非靜,白足禪僧無妄猜。
45
《依韻和王宣徽冬燕》 宋·王珪
丞相華堂燕斝飛,群恩自與眾心期。
魯臺況值書云后,漢殿仍經喜雪時。
便有東風來翠幕,別翻新曲度瑤池。
可傷衰病無材思,欲續高吟鬼色絲。
47
《依韻和蔡相公宣賜》 宋·王珪
翠芳亭畔曉霜寒,朱實離離覆御欄。
況是園林都未有,初無法土略相干。
黃欺晚菊垂金砌,圓并明珠落鈿盤。
珍重九霄新賜得,好同仙露蘆朝餐。
50
《雪晴》 宋·王珪
溟渤蕩無垠,東嵎掛日輸。
風云始回馭,天地不飛塵。
氣動千峰翠,光浮萬瓦鱗。
南亭一駐馬,十里望青春。
52
《新亭》 宋·王珪
獨上新亭怨不勝,荒城搖落暮煙凝。
翠筠無限悲湘水,玉碗空聞泣茂陵。
秋館樹賽風戰葉,夜樓人散雨飄燈。
紫臺路遠關山隔,回首陰云幾萬層。
53
《挽吳止水》 宋·王珪
人生五馬貴,不負壯心期。
竟作青門隱,空吟畫戟詩。
家聲江表重,心事歲寒知。
未恨風流絕,雙珠似可兒。
54
《挽吳大社》 宋·王珪
文獻家聲遠,簪纓世德昌。
幾篇青玉案,三佩白銀章。
北苑新阡好,平原舊業荒。
百年喬木在,留得耐風霜。
55
《送僧歸吳中》 宋·王珪
間心輕出世,遠念起游方。
漱月拋茶井,眠云夢草堂。
歸程指山色,去影背湖光。
欲問重來日,孤云未可量。
56
《送入南歸》 宋·王珪
自得歸休請,勞生事已平。
幾年懷故隱,此日悟浮榮。
車騎少塵跡,溪山多去情。
所安清白望,真可激時英。
57
《送人東歸》 宋·王珪
會稽新綬振恩輝,故里人瞻書錦歸。
驪馬在門歌祖席,彩絲當膝戲親闈。
霜天夕霽丹楓老,水國秋深紫蟹肥。
繞閣云山吟有助,高談終日訟筩稀。
59
《四并亭》 宋·王珪
蹛林初躍玉羈旋,已覺芳菲近日邊。
塞上臙脂侵酒面,江南寒食落歌前。
魂迷一水花臨浦,醉入東風絮滿天。
金谷更饒春色好,四難猶恐負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