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王昌齡的詩詞(共241首)

    王昌齡簡介

    王昌齡頭像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21 《龍標野宴》 唐·王昌齡

    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
    莫道弦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

    生活

    22 《長信秋詞五首》 唐·王昌齡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
    高殿秋砧響夜闌,霜深猶憶御衣寒。
    銀燈青瑣裁縫歇,還向金城明主看。

    秋天女子宮怨生活組詩

    23 《送郭司倉》 唐·王昌齡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送別友情

    24 《西宮春怨》 唐·王昌齡

    西宮夜靜百花香,欲卷珠簾春恨長。
    斜抱云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

    宮怨

    25 《胡笳曲》 唐·王昌齡

    城南虜已合,一夜幾重圍。
    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
    聽臨關月苦,清入海風微。
    三奏高樓曉,胡人掩涕歸。

    26 《塞下曲·秋風夜渡河》 唐·王昌齡

    秋風夜渡河,吹卻雁門桑。
    遙見胡地獵,鞴馬宿嚴霜。
    五道分兵去,孤軍百戰場。
    功多翻下獄,士卒但心傷。

    樂府邊塞戰爭

    27 《聽流人水調子》 唐·王昌齡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
    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寫景音樂

    28 《青樓曲二首》 唐·王昌齡

    白馬金鞍從武皇,旌旗十萬宿長楊。
    樓頭小婦鳴箏坐,遙見飛塵入建章。
    馳道楊花滿御溝,紅妝縵綰上青樓。
    金章紫綬千馀騎,夫婿朝回初拜侯。

    樂府懷古組詩

    29 《送狄宗亨》 唐·王昌齡

    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
    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

    寫景送別友情

    30 《觀獵》 唐·王昌齡

    角鷹初下秋草稀,鐵驄拋鞚去如飛。
    少年獵得平原兔,馬后橫捎意氣歸。

    31 《青樓怨》 唐·王昌齡

    香幃風動花入樓,高調鳴箏緩夜愁。
    腸斷關山不解說,依依殘月下簾鉤。

    傷懷思念

    32 《行路難》 唐·王昌齡

    雙絲作綆系銀瓶,百尺寒泉轆轤上。
    懸絲一絕不可望,似妾傾心在君掌。
    人生意氣好遷捐,只重狂花不重賢。

    33 《送張四》 唐·王昌齡

    楓林已愁暮,楚水復堪悲。
    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

    34 《答武陵田太守》 唐·王昌齡

    仗劍行千里,微軀感一言。
    曾為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35 《旅望/出塞行》 唐·王昌齡

    白花原頭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
    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

    抒情

    36 《朝來曲》 唐·王昌齡

    月昃鳴珂動,花連繡戶春。
    盤龍玉臺鏡,唯待畫眉人。

    愛情

    37 《九日登高》 唐·王昌齡

    青山遠近帶皇州,霽景重陽上北樓。
    雨歇亭皋仙菊潤,霜飛天苑御梨秋。
    茱萸插鬢花宜壽,翡翠橫釵舞作愁。
    謾說陶潛籬下醉,何曾得見此風流。

    38 《春怨》 唐·王昌齡

    音書杜絕白狼西,桃李無顏黃鳥啼。
    寒雁春深歸去盡,出門腸斷草萋萋。

    39 《西宮秋怨》 唐·王昌齡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誰分含啼掩秋扇,空懸明月待君王。

    40 《太湖秋夕》 唐·王昌齡

    水宿煙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靜魂夢歸。
    暗覺海風度,蕭蕭聞雁飛。

    秋夜湖泊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