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王安石的詩詞(共1815首)

    王安石簡介

    王安石頭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661 《別灊閣》 宋·王安石

    一溪清瀉百山重,風物能留邴曼容。
    後夜肯思幽興極,月明孤影伴寒松。

    662 《別和甫赴南除》 宋·王安石

    都城落日馬蕭蕭,雨壓春風暗柳條。
    天際歸艎那可望,只將心寄海門潮。

    663 《被召作》 宋·王安石

    榮祿嗟何及,明恩愧未酬。
    欲尋西掖路,更上北山頭。

    664 《陂麥》 宋·王安石

    陂麥連云慘淡黃,綠陰門巷不多涼。
    更無一片桃花在,借問春歸有底忙。

    665 《愛日》 宋·王安石

    雁生陰沙春,冬息陽海澨。
    冥冥取南北,豈以食為累。
    咨予愁病軀,樸鄙人所戲。
    無人治時難,量力當自棄。

    666 《錦繡谷》 宋·王安石

    還家一笑即芳晨,好與名山作主人。
    邂逅五湖乘興往,相邀錦繡谷中春。

    667 《忠獻韓公挽辭二首》 宋·王安石

    兩朝身與國安危,曲策哀榮此一時。
    木稼嘗聞達官怕,山頹果見哲人萎。
    英姿爽氣歸圖畫,茂德元勛在鼎彝。
    幕府少年今白發,傷心無路送露輀。

    668 《忠獻韓公挽辭二首》 宋·王安石

    心期自與眾人殊,骨相知非淺丈夫。
    獨斡斗杓環帝座,親扶日轂上天衢。
    鋤耰萬里山無盜,袞繡三朝國有儒。
    爽氣忽隨秋露盡,但留陳跡在龜趺。

    669 《贈殊勝院簡道人》 宋·王安石

    早悟耆山善,今為洛社豪。
    有生常寂寞,所得是風騷。
    露夕吟逾苦,云收思共高。
    此懷差自適,千社一牛毛。

    670 《元豐二年十月政公改路故作此詩》 宋·王安石

    獨龍東路得平岡,始免游人屐齒妨。
    更有主林身半現,與公隨轉作陰涼。

    671 《欲雪》 宋·王安石

    天上云驕未肯同,晚來雪意已填空。
    欲開新酒邀嘉客,更待天花落坐中。

    672 《與天騭宿清涼廣惠僧舍》 宋·王安石

    故人不惜馬虺隤,許我年年一度來。
    野館蕭條無準擬,與君封殖浪山梅。

    673 《與耿天騭會話》 宋·王安石

    邯鄲四十余年夢,相對黃粱欲熟時。
    萬事只如空鳥跡,怪君強記尚能追。

    674 《魚兒》 宋·王安石

    繞岸車鳴水欲乾,魚兒相逐尚相歡。
    無人挈入滄江去,汝死那知世界寬。

    675 《又代薛肇明一首》 宋·王安石

    野水荒山寂寞濱,芳條弄色最關春。
    故將明艷凌霜雪,未怕青腰玉女嗔。

    676 《永壽縣太君周氏挽辭二首》 宋·王安石

    子引金閨籍,身開石窮封。
    露輴悲吉路,象服儼虛容。
    楚挽雖多相,萊衣不更縫。
    誰知逝川底,劍自喜相逢。

    677 《永壽縣太君周氏挽辭二首》 宋·王安石

    永壽開新邑,長沙返舊塋。
    金葩冷鈿軸,粉字暗銘旌。
    薤久露難濕,蘭余風尚清。
    慶鍾知有在,令子合升卿。

    678 《陰山畫虎圖》 宋·王安石

    陰山健兒鞭鞚急,走勢能追北風及。
    逶迤一虎出馬前,白羽橫穿更人立。
    回旗倒戟四邊動,抽矢當前放蹄入。
    爪牙蹭蹬不得施,跡上流丹看來濕。

    679 《憶金陵三首》 宋·王安石

    追思陳跡故難忘,翠木蒼藤水一方。
    聞說精廬今更好,好隨殘汴理歸艎。

    680 《憶金陵三首》 宋·王安石

    煙云渺渺水茫茫,繚繞蕪城一帶長。
    蒿目黃塵憂世事,追思陳跡故難忘。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