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樓鑰的詩詞(共1242首)

    521 《仲舅尚書生朝》 宋·樓鑰

    去年生朝燕稽山,館舍朗朗屋百閒。
    紅裙合樂飲徹旦,坐上眾客皆酡顏。
    今年生朝半歸路,竹輿蕭蕭曉沖雨。
    回頭風景非去年,當時賓客今何處。

    522 《中秋次從子涔韻》 宋·樓鑰

    雨余不見日西沈,將謂中秋又作陰。
    佳月忽開千里影,騷人滿慰一年心。
    掃除宿翳風雖動,滓穢太清云尚深。
    坐待寒光誰會此,阿咸為我發微吟。

    523 《炙背俯晴軒詩》 宋·樓鑰

    炙背情方適,融霜日正暾。
    何妨憑曲幾,相與俯晴軒。
    愛景欣亭午,閑身得負暄。
    映檐成白醉,挾纊謝奇溫。
    豈止寬寒色,猶思奉至尊。
    桃花滿肌骨,佳句憶王孫。

    524 《趙資政園梅篆》 宋·樓鑰

    小徑回環里許長,寒梅森列間疎篁。
    路如古繭縈繆篆,身似輕煙繚印香。
    九折坂中經蜀險,八盤嶺上趁朝忙。
    歸來游戲通幽處,笑看危途九太行。

    525 《趙資政當山堂》 宋·樓鑰

    我公仁存心,樂山心如丹。
    平生經行處,不厭行路難。
    青城及大面,萬疊連百蠻。
    捫參仰脅息,亦嘗坐長嘆。

    526 《趙司戶挽詞》 宋·樓鑰

    奕奕佳公子,詞場早策勛。
    愿為新進士,終屈病參軍。
    舊事成清夢,高標想斷云。
    傷心桑落酒,無復到孤墳。

    527 《趙路鈴挽詞》 宋·樓鑰

    諸父論交久,忘年許與盟。
    登山陪躡屐,泛月共飛觥。
    來往開三徑,安閑羨一生。
    山深凄薤露,愁憶醉歌聲。

    528 《趙路鈴挽詞》 宋·樓鑰

    蚤歲游金闕,霞冠拜紫宸。
    可堪天寶亂,及見會昌春。
    宛宛王孫態,飄飄物外身。
    靈光愴陳跡,遺老更何人。

    529 《張運使挽詞》 宋·樓鑰

    惠周劍外與淮南,歸臥空山且避讒。
    宴坐幾年期不死,臨行一著信非凡。
    不應杜乂束高閣,真使謝鯤居石巖。
    欲向西陵尋宿草,秋風何日送歸帆。

    530 《贈相手文李道人》 宋·樓鑰

    生有文在手,縱橫殆天予。
    其閒動成字,往往傳自古。
    舜褎梁武武,老十子貢五。
    季友太叔虞,仲子竟歸魯。

    531 《贈蜀二史》 宋·樓鑰

    老我桂冠慙復彈,羨君登第遽休官。
    幸哉有子事尤美,專以為親人更難。
    舊說三賢皆特操,今看二士倍榮觀。
    同歸猶及襄陽老,一舸清風廿四灘。

    532 《贈犁春謝耕道》 宋·樓鑰

    歸耕十三年,此來殊欿然。
    一犁正春雨,君行欲何處。
    我方買紅船,重歸尋舊廛。
    君來早歸來,勿荒負郭田。

    533 《贈黃真護道人游茅山》 宋·樓鑰

    少年曾上三茅山,千巖萬壑窮躋攀。
    煙霏空翠不可狀,弟兄聯騎欣清閒。
    回頭五十有余載,至今夢境猶班班。
    初從崇禧入仙境,元符玉晨紛幢幡。

    534 《贈范緯文秀才》 宋·樓鑰

    中興道士以牛鳴,淡墨百果尤著聲。
    妙入神品仍有靈,我不識之欽其名。
    曾得烏犍兩橫軸,又有石榴才一幅。
    武昌使君舊寄詩,末言秀才乃其族。

    535 《贈成都魯講書》 宋·樓鑰

    君家江發源,我生瀛之壖。
    相望萬里外,中間幾山川。
    近聞今子敬,文價驚鸞鵷。
    何由夢見之,失喜瞻在前。

    536 《贈陳居靖道人》 宋·樓鑰

    溈汭道人身御風,棄家求靜慕仙蹤。
    仙都有石立天半,特立要當如此峰。

    537 《早起戲作》 宋·樓鑰

    枕穩衾溫夢乍回,閒居不怕漏聲催。
    天明更欲從容睡,長被孫兒惱覺來。

    538 《再題行看子》 宋·樓鑰

    先引護欄毬子驄,九馬近遠俱相從。
    黑駒騧黃騅素騮,亦有笏面仍銀鬃。
    夏國一種青於藍,五明錯靴皆如龍。
    或驂或引恣馳驟,坐覺隱耳聲瓏瓏。

    539 《玉霄亭玩雪》 宋·樓鑰

    群齋高晏雪浮空,同上山城第一重。
    今日無非銀色界,此亭真是玉霄峰。
    云迷野路舞輕鶴,風急瓦溝噓龍龍。
    便欲相將游汗漫,剡溪何必訪遺蹤。

    540 《余初除西掖適齋惠詩以二甥相繼縯綸為喜安行》 宋·樓鑰

    敢謂封倫據此床,幸從科級紹余芳。
    紫薇繼直中書省,叢桂猶為同舍郎。
    太史書傳得楊惲,渭陽情厚為秦康。
    外家宅相君余事,魚目何堪比夜光。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