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樓鑰的詩詞(共1242首)

    221 《彭宜義挽詞》 宋·樓鑰

    籍甚清湘守,修名所在聞。
    宦途資畏友,家訓仰嚴君。
    歸路飛丹旐,長空慘白云。
    生芻不成奠,揮涕想江濆。

    222 《彭宜義挽詞》 宋·樓鑰

    種德不在大,至誠天所親。
    但能存一念,何用活千人。
    經筒儒風遠,香山句法新。
    功名付兒輩,不必在吾身。

    223 《寧海劉君挽詞》 宋·樓鑰

    不識紫芝眉,空傳有道碑。
    義方真可法,闇室肯容欺。
    未覺山川改,深明晝夜知。
    薤歌慙不稱,冢子素能詩。

    224 《南山廣莫軒》 宋·樓鑰

    廣莫乘風隘九州,亂山無數點平疇。
    一千里外在吾目,三十年來無此游。
    地下天高俱歷歷,鳶飛魚躍兩悠悠。
    昌黎費盡南山句,曠望還能似此不。

    225 《莫子執挽詞》 宋·樓鑰

    樂有父兄賢,談經絳帳前。
    桂林孤素志,芹泮老遺編。
    小阮情何切,童烏業未傳。
    槔閒最崇篤,口口話齊年。

    226 《妙峰亭》 宋·樓鑰

    一峰高出白云端,俯瞰天涯千萬山。
    試向岡頭轉圓石,不知何日到人間。

    227 《茅夫人挽詞》 宋·樓鑰

    清心玉映許誰同,更有飄飄林下風。
    政爾高情協宗老,故宜嘉遯樂龐公。
    遠謀蚤識身為重,晚境還知性亦空。
    已擬張林碑婦德,合歸彤史巨編中。

    228 《鹿伯可郎中園池雜詠·星潭》 宋·樓鑰

    山頭分下一泓清,石甃團團瞰小亭。
    身在赤城名絳闕,至今潭影照郎星。

    229 《鹿伯可郎中園池雜詠·梅坡》 宋·樓鑰

    江梅留待主人還,見說歸時得飽看。
    回首殘花飛作雪,一峰當戶正高寒。

    230 《陸宣城挽詞》 宋·樓鑰

    奕世承家學,諸公薦吏能。
    政傳花縣美,心與練江澄。
    易簀去何遠,攀轅悲不勝。
    傷哉嬴博葬,淚盡老延陵。

    231 《龍潭方丈》 宋·樓鑰

    又因寒食此中來,窗戶虛明絕點埃。
    山里春風無閒斷,海棠開過地棠開。

    232 《靈壁道中》 宋·樓鑰

    古汴微流絕,余民尚孑遺。
    高丘祠漢祖,荒草葬虞姬。
    垓下空陳跡,鴻溝愴近時。
    膏腴滿荊棘,傷甚黍離離。

    233 《寄題正卿通判可高亭》 宋·樓鑰

    樟坡直上可高亭,未見高亭只見名。
    想像豈能勝一覽,登高安得快雙明。
    大龍湫下聽雷吼,白石巖頭看日生。
    咫尺好山隨杖屨,自應老筆擅詩聲。

    234 《黃君挽詞》 宋·樓鑰

    積慶源流遠,鄉評數大門。
    吏才堪世用,心事與誰論。
    骯臟才三徑,凄涼遽九原。
    傳家五男子,留眼看騰騫。

    235 《胡監岳挽詞》 宋·樓鑰

    賦就八叉手,文高三折肱。
    青衫雙鬢雪,黃卷短檠燈。
    夢斷采芹水,神凄下馬陵。
    諸郎追五桂,洗眼看飛騰。

    236 《后圃》 宋·樓鑰

    春雨才晴氣已和,暖風吹動百花窠。
    絕憐玉屑如吾發,綠者全稀白者多。

    237 《過西興》 宋·樓鑰

    幾載京塵涴客裘,江村乍入倍清幽。
    柔桑穉麥寒猶在,流水落花春又休。
    蒼狗浮空驚易失,白駒過隙若為留。
    細思誰似垂綸者,寘酒烹魚百不憂。

    238 《過蘇谿》 宋·樓鑰

    處處谿環舍,家家石累墻。
    有時逢老稚,無事只耕桑。
    野色撩詩思,村醪引醉鄉。
    山川已如許,急雨更斜陽。

    239 《過上虞懷謝驛喜雨》 宋·樓鑰

    夢回檐溜作驚湍,凈洗炎歊百慮寬。
    咫尺東山見膏澤,令人更憶謝家安。

    240 《國清寺》 宋·樓鑰

    夾道青松引客來,五峰雙澗擁樓臺。
    豐干饒舌留公案,隨帝遺書暗古煤。
    最喜親知來里社,真成春月上天臺。
    陰云掃盡尋幽去,佳處端疑為我開。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