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堯臣的詩詞(共2927首)
梅堯臣簡介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1174
《送簽判張秘丞赴秀州》 宋·梅堯臣
江燕歸時君亦歸,燕巢未暖君還去。
去去溪邊楊柳多,正值清明欲飛絮。
競折贈行何所益,時當長養傷嘉樹。
不如舉酒對青山,酒罷移舟須薄暮。
嘉禾主人余久知,跡冗不擬強攀附。
黨或無忘問姓名,為言懶拙皆如故。
1176
《送裴如晦宰吳江》 宋·梅堯臣
吳江田有粳,粳香舂作雪。
吳江下有鱸,鱸肥膾堪切。
炊粳調橙齏,飽食不為餮。
月從洞庭來,光映寒湖凸。
長橋坐虹背,衣濕霜未結。
四顧無纖云,魚跳明鏡裂。
誰能與子同,去若秋鷹掣。
1177
《送潘供奉承勛》 宋·梅堯臣
與君跡熟情已親,欲將行邁聊感人。
舉酒不能效時俗,半醉苦語資立身。
長大實好帶弓劍,何不往助清邊塵。
門戟雖高豈自有,當思乃祖為功臣。
所宜踴躍發奇策,嘉名定體庶得真。
儻以斯言作狂說,乘肥食脆任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