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梅堯臣的詩詞(共2927首)

    梅堯臣簡介

    梅堯臣頭像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961 《依韻馬都官宿縣齋》 宋·梅堯臣

    常愛陶潛遠世緣,阮家仍有竹◇◇娟。
    夜深風撼蕭蕭響,誰憶北窗人正眠。

    962 《依韻和子聰夜雨》 宋·梅堯臣

    窗燈光更迥,宿霧晦層檐。
    寒氣微生席,輕風欲度簾。
    濕螢依草沒,暗溜想池添。
    況值相如渴,無嫌魯酒甜。

    963 《依韻和正仲重臺梅花》 宋·梅堯臣

    芳梅何蒨蒨,素葉吐層層。
    近臘寒猶勁,先春氣已承。
    冷香傳去遠,靜靜密還增。
    有意常欺雪,無功合鏤冰。

    964 《依韻和正仲寄酒因戲之》 宋·梅堯臣

    上字黃封誰可識,偷傳王氏法應真。
    清淮始變醅猶薄,句水新來味更醇。
    欲擬比酥酥少色,曾持勸客客何人。
    紅梅雖是吾家物,老去無心一醉春。

    965 《依韻和張應之見贈》 宋·梅堯臣

    京洛多游好,相與歲月深,雖同執一龠,吹曲各異音。
    自微眾音響,安感萬物心。
    我窮子來唁,慷慨發長吟。

    966 《依韻和原甫置酒蘭菊間》 宋·梅堯臣

    置酒蘭菊間,賓主適所適。
    權豪自炎炎,下上走役役。
    茲時況休沐,良可會朋戚。
    流俗務趨喧,寧思事閑寂。

    967 《依韻和原甫對月見邀不至》 宋·梅堯臣

    每愛孔北海,樽中常不空。
    今無酒與客,唯有月兼風。
    遠色曾何隔,微涼亦已同。
    更期三五夕,靜坐接談叢。

    968 《依韻和永叔子履冬夕小齋聯句見寄》 宋·梅堯臣

    遙知夜相過,對語冷無火。
    險辭斗尖奇,凍地抽筍笴。
    唫成欲寄誰,談極唯思我。
    學術窮後先,文字少許可。

    969 《依韻和永叔勸飲酒莫吟詩雜言》 宋·梅堯臣

    我生無所嗜,唯嗜酒與詩。
    一日舍此心腸悲,名存貴大不輒思。
    甑空釜冷不俛眉,妻孥凍饑數恚之。
    但自吟醉與世違,此外萬事皆莫知。

    970 《依韻和永叔景靈致齋見懷》 宋·梅堯臣

    翰林文字本雄強,況復齋祠向靜坊。
    高樹黃鸝無去意,深廊朱幕動微涼。
    不嗟門外塵沙苦,只覺壺中歲月長。
    庭下陰苔未教掃,榴花紅落點青蒼。

    971 《依韻和永叔都亭館伴戲寄》 宋·梅堯臣

    去年鎖宿得聯華,二月墻頭始見花。
    今日都亭公感物,明朝太學我辭家。

    972 《依韻和楊敏叔吳門秋晚見寄》 宋·梅堯臣

    方在洞庭上,秋懷那得禁。
    西風楚波惡,度雁海云陰。
    洛客吟初苦,騷人思已深。
    顛毛隨日減,冉冉不勝簪。

    973 《依韻和宣城張主簿見贈》 宋·梅堯臣

    韓子於文章,所貴不相效。
    譬彼古今人,同心不同貌。
    吉從志久慕,亦以重名教。
    鳴鐘與享鼎,易厭非苦樂。

    974 《依韻和謝副合寄新酒》 宋·梅堯臣

    聞道芳洲景氣新,卻輸鷗鷺日相親,小槽酒熟玻璃色,誰憶高臺共賦人。

    975 《依韻和希深立春後祀風伯雨師畢過午橋莊》 宋·梅堯臣

    青郊誰駐馬,謝客思池塘。
    野水微波綠,江梅嫩蕊黃。
    初從奠風雨,遂此樂壺觴。
    已愛幽禽語,園林即日芳。

    976 《依韻和武平升卞二山》 宋·梅堯臣

    北峰壓城蒼,南岫緣溪綠。
    誰知昔人游,尚想叢桂馥。
    鳥獸安可群,呼鳴自為族。
    儻聞羨門術,一躡塵外躅。

    977 《依韻和武平九月十五日夜北樓望太湖》 宋·梅堯臣

    東吳臨海若,看月上青冥。
    河漢微分練,星辰淡布螢。
    細煙沈遠水,重露裛空庭。
    孤坐饒清興,惟將影對形。

    978 《依韻和吳正仲冬至》 宋·梅堯臣

    流光冉冉即衰遲,物趣回環似轉規。
    長景已知今日至,孤懷不比少年時。
    阻陪上合鴛鸞後,且與南州父老期。
    況有舂禾新酒熟,百分休放手中卮。

    979 《依韻和吳正仲赤目見寄》 宋·梅堯臣

    尋常不病眼,青白看人多。
    暫見朱成碧,難逢扁與和。
    金篦舊說在,訶子古方磨。
    我自苦風痹,思君那得過。

    980 《依韻和王景彝憶秋》 宋·梅堯臣

    隴首欲看飛去云,槎頭安得卷輕輪。
    流烏不轉天邊日,乘馬猶知果下人。
    空渴魏臺冰在并,從悲楚客淚緣巾。
    炎炎赫日偏憎老,眼耳昏聾半塞塵。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