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梅堯臣的詩詞(共2927首)

    梅堯臣簡介

    梅堯臣頭像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561 《聞永叔出守同州寄之》 宋·梅堯臣

    冕旒高拱元元上,左右無非唯唯臣。
    獨以至公持國法,豈將孤直犯龍鱗。
    茱萸欲把人留楚,苜蓿方枯馬入秦。
    訪古尋碑可銷日,秋風原上足麒麟。

    562 《聞曼叔腹疾走筆為戲》 宋·梅堯臣

    方聞病下利,曾不藥物止。
    區區溷匽間,其往寧得已。
    每為青蠅喧,似與紫姑喜。
    傾腸倒腹後,乃是胸中美。

    563 《未晴》 宋·梅堯臣

    未晴初止雨,蒸潤尚侵衣。
    缺月如羞出,荒云不肯歸。
    杏花朱欲綻,梅萼雪將稱。
    遠鴈來何急,沖風濕翅飛。

    564 《衛州通判趙中舍》 宋·梅堯臣

    我久在河內,頗知衛風俗。
    沙田多種稻,野飯殊脫粟。
    況聞別乘至,佇望大河曲。
    飲罷何以贈,柔條路傍綠。

    565 《望芒碭山》 宋·梅堯臣

    出舟跳古岸,林外見修岡。
    回頭問榜子,前巘是芒碭。
    其顛有高廟,松柏郁蒼蒼。
    迤邐堆阜屬,蕭條茆葉黃。

    566 《王屋高送王屋知縣孫秘丞》 宋·梅堯臣

    王屋山高無猿猱,下有黃河水滔滔。
    天壇半夜見海白,光動古邑雞先嗥。
    雞先嗥,絕吠獒,巖居林棲吏莫搔。
    山膚有時得虞獵,不比彘肉烹連毛。

    567 《王平甫惠畫水臥屏》 宋·梅堯臣

    臨流別君時,羨君觀吳潮。
    君行識我意,遣畫一幅綃。
    畫作繞床屏,滔滔隨驚飚。
    前浪雪花卷,後浪白馬跳。

    568 《王殿丞赴莫州日就余求釣竿數莖以往今因其使》 宋·梅堯臣

    去日覓釣竿,定能垂釣否。
    若不暇釣魚,釣竿當去取。

    569 《晚坐北軒望昭亭山》 宋·梅堯臣

    少客兩京間,熟游嵩與華。
    歸來宛溪上,厭往昭亭下。
    何以厭昭亭,衰遲倦驅駕。
    況復慚詠歌,嘉辭前有謝。

    570 《晚日》 宋·梅堯臣

    晚日晴還暖,人閑見物機。
    葉枯蟲自裹,窗響蜜尋歸。
    林下見收柿,水邊聞搗衣。
    吾嗟久為客,卻愧寄荊扉。

    571 《晚歸聞韓子華見訪》 宋·梅堯臣

    門外多車騎,後跡亂前蹤。
    誰識此來過,塵蹄重復重。
    歸有野仆言,恨不故人逢。
    豈無肴酒設,所向乖所從。
    未能一往見,懶拙其必容。

    572 《晚得菖蒲》 宋·梅堯臣

    薄暮得菖蒲,猶勝竟日無。
    我焉能免俗,三揖向樽壺。

    573 《涂山》 宋·梅堯臣

    古傳神禹跡,今向舊山阿。
    莫問辛壬娶,從來甲子多。
    夜淮低激射,朝江上嵯峨。
    荒廟立泥骨,巖頭風雨過。

    574 《涂次寄羅道濟》 宋·梅堯臣

    去年五月君到官,紅渠正開湖水寬。
    共酌汀洲不知暮,扣舷月露沾衣寒。
    今年我罷欲歸去,朋酒久來無此歡。
    移舟不忍便為別,競挈杯肴情未闌。
    城煙欲閉各分散,溪云暗澹生悲端。
    明日抱酲風雨急,野蓮空看寄君難。

    575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三二室道》 宋·梅堯臣

    度嶺失群山,千峰出天際。
    方欣左右看,屢改縈回勢。
    勝事誰與同,芬然有蘭蕙。

    576 《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八天門泉》 宋·梅堯臣

    泠泠云外泉,的的巖光入。
    靜若僊監開,寒疑玉龍蟄。
    時應下鹿群,跡印青苔濕。

    577 《同江鄰幾龔輔之陳和叔登吹臺有感》 宋·梅堯臣

    在昔梁惠王,筑臺聚歌吹。
    笙簫無復聞,黃土化珠翠。
    當時秦兵強,今亦歸厚地。
    我與諸賢良,舉酒莫言醉。
    曾誰問孟軻,空自有仁義。

    578 《題吏隱堂》 宋·梅堯臣

    新堂生虛明,未悟追隱吏。
    無乃隱非時,唯應喧可避。
    移花莫傷根,種竹不改翠。
    床中置素琴,亦見陶潛意。

    579 《提壺鳥》 宋·梅堯臣

    山路暗松筱,幽禽語前後。
    上言勸提壺,下言勸酤酒。
    但取醒復醉,莫問升與斗。
    人生朝菌榮,綠發可無負。

    580 《湯珙秘校遺沉水管筆一枝》 宋·梅堯臣

    沉香細干天通中,束毫為呼諸葛翁。
    久從海上厭持握,乞與阮籍書途窮。
    物珍豈宜賤子有,更後應合歸王公。
    虛堂凈幾塵不到,硯傍置架珊瑚紅。
    乃知用遇自有處,君今莫嘆居蒿蓬。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