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楊維楨的詩詞(共685首)

    楊維楨簡介

    楊維楨頭像

    楊維楨(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書畫家和戲曲家。字廉夫,號鐵崖、鐵笛道人,又號鐵心道人、鐵冠道人、鐵龍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號老鐵、抱遺老人、東維子,會稽(浙江諸暨)楓橋全堂人。與陸居仁、錢惟善合稱為“元末三高士”。楊維禎的詩,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樂府詩,既婉麗動人,又雄邁自然,史稱“鐵崖體”,極為歷代文人所推崇。有稱其為“一代詩宗”、“標新領異”的,也有譽其“以橫絕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矯之”的,當代學者楊鐮更稱其為“元末江南詩壇泰斗”。有《東維子文集》、《鐵崖先生古樂府》行世。

    421 《食糖謠》 元·楊維楨

    朝食糠,暮食糠,食糠不如彘與厐。
    君王雁鶩令,以粟甘易糧。
    吁嗟今茫茫,吁嗟何遑遑。

    422 《虎丘篇》 元·楊維楨

    路出女墳湖,警蹕霸王驅。
    靈池飛霹靂,枯冢走於菟。
    老禪猶點石,仙鬼只疑狐。
    祖龍來發閟,銀海又飛鳧。

    423 《紈扇辭》 元·楊維楨

    團圓合歡扇,比似月嬋娟。
    嬋娟有時缺,我扇豈衣圓?秋風落梧葉,我扇同棄捐。
    不得如秋葉,吹墮在君前。

    424 《風日好》 元·楊維楨

    春來風雨顛,未見風日好。
    今朝風日好,美人在遠道。
    美人招未來,相思把瑤草。
    長鳥舞春風,為我一顛倒。

    425 《奔月卮歌》 元·楊維楨

    神犀然光射方諸,海水拆裂雙明珠。
    大珠飛上玉免臼,小珠亦奔銀蟾蜍。
    千年太陰煉成魄,豈識妖■吞啖卮?刳胎乃墮歡伯計,玉斧椎開桃扇核。
    茅山外史海上來,拾得海月稱奇哉。

    426 《唐姬飲酒歌》 元·楊維楨

    皇天傾,后土頹,王降世兮漢祚衰。
    王作黃泉兮誓相隨,王死胡用吾身為?

    427 《春申君》 元·楊維楨

    春申君,見利重,見理蒙。
    保相印,封江東,李家女兒入楚宮。
    春申滅國并滅嗣,舍人入相遺腹子。

    428 《獨祿篇》 元·楊維楨

    獨祿獨祿,惡水濁。
    仇家當族,孝子免污辱。
    孝子軀干小,勇氣滿九州。
    拔刀削中睨父仇。
    父仇未報,何面上父丘。
    漆仇頭,為飲器;臠仇肉,為食嘬,頭上之天才可戴。

    429 《吳詠十章用韻復正宗架閣》 元·楊維楨

    地行仙子楊權家,曾降山中萼綠華。
    三十六橋明月夜,蘇州城里有璚花。

    430 《吳詠十章用韻復正宗架閣》 元·楊維楨

    黃菊初華客未歸,登高自試苧羅衣。
    真娘墓下好紅葉,伍相祠前多翠微。

    431 《吳詠十章用韻復正宗架閣》 元·楊維楨

    鴟夷仙去五湖船,故國何人憶計然。
    昨夜洞庭秋水長,夢聞廣樂下鈞天。

    432 《吳詠十章用韻復正宗架閣》 元·楊維楨

    江上梅花鐵石心,江南腸斷越人吟。
    南垣閣老多情甚,才見梅花便抱琴。

    433 《吳詠十章用韻復正宗架閣》 元·楊維楨

    夏駕湖頭朱雀舟,湖光山色不勝秋。
    丘中不見金銀氣,臺上閑看麋鹿游。

    434 《吳詠十章用韻復正宗架閣》 元·楊維楨

    淮南八月雁初過,奉使槎回烏鵲河。
    十里楊州花底散,五陵年少已無多。

    435 《吳詠十章用韻復正宗架閣》 元·楊維楨

    馬上郎君出帝城,瓊林宴里記相迎。
    吳山吳水新迎送,學唱《陽關》第四

    436 《吳詠十章用韻復正宗架閣》 元·楊維楨

    杜牧尋春苦未遲,水晶宮里舊題詩。
    小鬟莫訝腰如束,善唱白家《楊柳枝

    437 《吳詠十章用韻復正宗架閣》 元·楊維楨

    曾侍虛皇第二筵,鐵仙輕脫故依然。
    江州坐上初相見,還識人中孟萬年。

    438 《吳詠十章用韻復正宗架閣》 元·楊維楨

    館娃宮里落花多,春色撩人可奈何。
    南省風流文架閣,宮才解賦館娃歌。

    439 《西湖》 元·楊維楨

    西湖風景開圖畫,墨客騷人入詠嗟。
    扇底龍魚吹日影,鏡中鶯燕老年華。
    蘇堤物換前朝柳,葛嶺人耕故相家。
    今日消沉一杯水,兩峰長照夕陽斜。

    440 《李公子行》 元·楊維楨

    李公子,鳳之雛,龍之駒。
    面如赤玉盤,服如明月珠。
    舌端吞吐五色錦,胸中元有鄴侯三萬牙簽書。
    曩執金陵南端之白簡,今曳淮吳大府之長裾。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