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楊萬里的詩詞(共4246首)

    楊萬里簡介

    楊萬里頭像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1821 《人日詰朝從昌英叔出謁》 宋·楊萬里

    四序各自佳,要不如春時。
    何必花與柳,始愛春物熙。
    今晨駕言出,從公南山西。
    泥軟履自愜,風嬾面不知。

    1822 《泉石軒初秋乘涼小荷池上》 宋·楊萬里

    芙蕖落片自成舡,吹泊高荷傘柄邊。
    泊了又離離又泊,看他走遍水中天。

    1823 《泉聲》 宋·楊萬里

    初聞蟹眼雪花聲,忽有仙人玉佩鳴。
    時作微吟清入骨,又成幽咽怨多情。
    問知古澗飛泉落,起看寒泓遶石行。
    欲解塵纓聊一濯,無塵可濯濯誰纓。

    1824 《去歲四月,得淋疾,今又四月,病猶未愈》 宋·楊萬里

    去歲四月病,如今一歲來。
    越吟三百日,涼劑二千杯。
    極痛過於割,通身總是災。
    花時久斷酒,紅藥為誰開。

    1825 《秋衣》 宋·楊萬里

    晨興換新衣,視身忽潛愕。
    腹皮雛百摺,髀肉寬一握。
    沉痾兩年余,衰體半標落。
    且留宿塵垢,莫遣新澡濯。

    1826 《秋夜極熱三首》 宋·楊萬里

    葵扇頻揮手已麻,竹床偏熱冷無些。
    面涼卻感須根汗,省得開門汲井花。

    1827 《秋夜極熱三首》 宋·楊萬里

    秋神今歲也癡獃,行李如何草草回。
    白帝羽衣渾不帶,炎官火傘卻將來。

    1828 《秋夜極熱三首》 宋·楊萬里

    只怨西風不早歸,早歸何似且歸遲。
    姮娥一夜搖團扇,更說明朝日午時。

    1829 《秋夕書懷》 宋·楊萬里

    老去還多感,歸來政倦游。
    數峰愁外月,一葉靜邊秋。
    偶憶平生事,真供獨笑休。
    燒花吾會得,村酒恰當篘。

    1830 《秋日見橘花二首》 宋·楊萬里

    不夜非關月,無風也自香。
    著花能許細,落子不多長。
    玊糝開猶半,金須捻更強。
    得秋何恨脕,胦暑卻生涼。

    1831 《秋日見橘花二首》 宋·楊萬里

    花凈何須艷林,深不隔香。
    初聞無處覓,小摘莫令長。
    春落秋仍發,梅兼雪未強。
    縹瓷汲寒甃,淺浸一技涼。

    1832 《秋花》 宋·楊萬里

    憔悴牽牛病雨些,凋零木槿怯風斜。
    道邊籬落聊遮眼,白白紅紅匾豆花。

    1833 《秋蟲》 宋·楊萬里

    蟬哀落日恰才收,蛩怨黃昏正未休。
    催得世人頭摠白,不知替得二蟲愁。

    1834 《蛩聲》 宋·楊萬里

    誠齋老子一皈休,最感蛩聲五報秋。
    細聽蛩聲元自樂,人愁卻道是他愁。

    1835 《晴後雪凍》 宋·楊萬里

    負暄尚覺日無功,炙手仍愁火失紅。
    本是雪前風作雪,卻緣雪後雪生風。
    四郊凍合如相約,七日晴來不肯融。
    舊說醉鄉堪避暑,避寒也合此鄉中。

    1836 《清曉湖上三首》 宋·楊萬里

    六月西湖錦繡卿,千層翠蓋萬紅妝。
    都將月露清涼氣,并作侵晨一噴香。

    1837 《清曉湖上三首》 宋·楊萬里

    菰月蘋風逗葛裳,出城赴得一番涼。
    荷花笑沐燕支露,將謂無人見曉妝。

    1838 《清曉湖上三首》 宋·楊萬里

    山腰輕束一綃云,湖面初顰半蹙痕。
    未說湖山佳處在,清晨小出涌金門。

    1839 《清曉趍郡,早炊幽居延福寺》 宋·楊萬里

    小轎欹還正,荒蹊細又紆。
    危峰上金鏡,遠草亂瓊珠。
    霧外鍾聲近,花梢殿脊孤。
    老僧知我冷,展席傍紅爐。

    1840 《牽牛花三首》 宋·楊萬里

    曉思歡欣晚思愁,繞籬縈架太嬌柔。
    木犀未發芙蓉落,買斷西風恣意秋。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