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楊萬里的詩詞(共4246首)

    楊萬里簡介

    楊萬里頭像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男,漢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

    2161 《飯罷散策遇細雨二首》 宋·楊萬里

    極知秋旱已難醫,所喜陰云匆四垂。
    畢竟不成檐半滴,辛勤枉費雨千絲。

    2162 《飯罷散策遇細雨二首》 宋·楊萬里

    秋暄團扇尚堪攜,病腳朝來健似飛。
    偶到溪頭晴喚出,未窮山頂雨催歸。

    2163 《發趙屯,得風宿楊林池,是日行二百里》 宋·楊萬里

    動地風來覺地浮,拍天浪起帶天流。
    無翻柳樹知何喜,拜殺蘆花未肯休。
    兩岸萬山如走馬,一帆千里送歸舟。
    出籠病鶴孤飛後,回首金籠始欲愁。

    2164 《發楓平》 宋·楊萬里

    谷暗迷窗曉,山鳴報雨來。
    畦丁絕須喜,菜甲正新栽。
    倦路愁何那,沖泥慣豈才?
    吾詩未大好,也辱片云催。

    2165 《二月望日,遞宿南宮,和尤延之右司郎署疏竹》 宋·楊萬里

    此君見我眼猶青,笑我吟髭雪點成。
    憶昔與君同舍日,聽渠將雨作秋聲。
    夜來遞宿三更悄,葉底春寒一倍生。
    夢入故園數新筍,穿籬破蘚幾莖莖。

    2166 《二月十四日梅花二首》 宋·楊萬里

    樹勁春猶瘦,花寒暮更明。
    平生豈無句,此外不須清。

    2167 《二月十四日梅花二首》 宋·楊萬里

    雨打知無那,春暄絕不禁。
    小風千點雪,落日一須金。

    2168 《二月十三日謁西廟早起》 宋·楊萬里

    起來洗面更焚香,粥罷東窗未肯光。
    古語舊傅春夜短,漏聲新覺五更長。
    近來事事都無味,老去波波有底忙。
    還憶山居桃李曉,酴醾為枕睡為鄉。

    2169 《二月十日留子西材翁二弟晚酌》 宋·楊萬里

    丁流迷沉一小炷,聚作香云散香霧。
    清尊相屬對花前,政是一年春好處。
    海棠初試川樣妝,垂絲新出濯錦江。
    杏花欲落桃李折,牡丹未折已國香。

    2170 《二月二十四日,寺丞田文清叔及學中舊同舍諸》 宋·楊萬里

    正月一度游玉壺,二月一度游真珠。
    是時新霽曉光初,西湖辭狀無遺余。
    君王予告作寒食,來看孤山海棠色。
    海棠落盡孤山空,湖上摹糊眼中黑。

    2171 《二含笑俱作秋花》 宋·楊萬里

    秋來二笑再芬芳,紫笑何如白笑強。
    只有此花偷不得,無人知處忽然香。

    2172 《兒侄新亭相迎》 宋·楊萬里

    送客新亭恰放燈,兒曹迎我復新亭。
    百年事業何為者,送往迎來過一生。

    2173 《多稼亭日色甚暖,忽有雪數片自晴空而下,已》 宋·楊萬里

    霽日何曾惹寸云?忽飛些子雪如塵。
    不知底處天花落,風里吹來數點春。

    2174 《多稼亭前兩株梅盛開》 宋·楊萬里

    翟園看梅不滿眼,載酒何曾傾一琖。
    空有千株半未花,欲剪一枝無可棟。
    歸來欲登多稼亭,王妃驟降千娉婷。
    素羅衣裳濯瑤水,珠宮樓閣開銀屏。

    2175 《多稼亭前兩檻芍藥,紅白對開二百朵》 宋·楊萬里

    紅紅白白定誰先,嫋嫋娉娉各自妍。
    最是倚欄嬌分外,卻緣經雨意醒然。
    晚春早夏渾無伴,暖艷暗香政可憐。
    好為花王作花相,不應只遣侍甘泉。

    2176 《端午前一日阻風鄱陽湖觀競渡》 宋·楊萬里

    惡風夜半阻歸船,端欲留人作勝緣。
    千里攜家觀競渡,五湖新漲政黏天。
    棹翻波浪山如雪,醉殺兒郎喜欲顛。
    得去更佳留亦好,吾曹何處不欣然。

    2177 《端午前一日含笑初折》 宋·楊萬里

    一點瓜香破醉眠,誤他酒客枉流涎。
    如何滴露牛心李,化作垂頭玉井蓮。
    初喜曉光將莞爾,竟羞午影不嫣然。
    忽看吐下金櫻核,蔌蔌聲乾暮葉邊。

    2178 《端午後頓熱》 宋·楊萬里

    只今新暑已歊然,作麼禁當六月天。
    飛上風前最涼處,年年輸與柳梢蟬。

    2179 《端午病中止酒》 宋·楊萬里

    病里無聊費掃除,節中不飲更愁予。
    偶然一讀香山集,不但無愁病亦無。

    2180 《度小橋》 宋·楊萬里

    危橋度中半,深溪動人心。
    欲返業至此,將進眩卞臨。
    已涉尚回顧,溪水知幾深。
    誰能大此橋?以安往來人。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