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鶴的詩詞(共451首)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401
《送舍弟》 唐·杜荀鶴
我受羈棲慣,客情方細知。
好看前路事,不比在家時。
勉汝言須記,聞人善即師。
旅中無廢業,時作一篇詩。
402
《經賈島墓》 唐·杜荀鶴
謫宦自麻衣,銜冤至死時。
山根三尺墓,人口數聯詩。
仙桂終無分,皇天似有私。
暗松風雨夜,空使老猿悲。
403
《送人南游》 唐·杜荀鶴
凡游南國者,未有不蹉跎。
到海路難盡,掛帆人更多。
潮沙分象跡,花洞響蠻歌。
縱有投文處,于君能幾何。
404
《別從叔》 唐·杜荀鶴
立馬不忍上,醉醒天氣寒。
都緣在門易,直似別家難。
世路既如此,客心須自寬。
江村亦饑凍,爭及問長安。
405
《辭座主侍郎》 唐·杜荀鶴
一飯尚懷感,況攀高桂枝。
此恩無報處,故國遠歸時。
只恐兵戈隔,再趨門館遲。
茅堂拜親后,特地淚雙垂。
407
《近試投所知》 唐·杜荀鶴
白發隨梳落,吟懷說向誰。
敢辭成事晚,自是出山遲。
擬動如浮海,凡言似課詩。
終身事知己,此外復何為。
410
《題會上人院》 唐·杜荀鶴
鼓角城中寺,師居日得閑。
必能行大道,何用在深山。
破衲新添線,空門夜不關。
心知與眼見,終取到無間。
411
《懷紫閣隱者》 唐·杜荀鶴
紫閣白云端,云中有地仙。
未歸蓬島上,猶隱國門前。
洞口人無跡,花陰鹿自眠。
焚香賦詩罷,星月冷遙天。
412
《贈廬岳隱者》 唐·杜荀鶴
自見來如此,未嘗離洞門。
結茅遮雨雪,采藥給晨昏。
古樹藤纏殺,春泉鹿過渾。
悠悠無一事,不似屬乾坤。
413
《與友人話別》 唐·杜荀鶴
客路行多少,干人無易顏。
未成終老計,難致此身閑。
月兔走入海,日烏飛出山。
流年留不得,半在別離間。
415
《懷廬岳書齋》 唐·杜荀鶴
長憶在廬岳,免低塵土顏。
煮茶窗底水,采藥屋頭山。
是境皆游遍,誰人不羨閑。
無何一名系,引出白云間。
416
《題岳麓寺》 唐·杜荀鶴
一簇楚江山,江山勝此難。
覓人來畫取,到處得吟看。
鶴隱松聲盡,魚沈檻影寒。
自知心未了,閑話亦多端。
418
《別舍弟》 唐·杜荀鶴
欲住住不得,出門天氣秋。
惟知偷拭淚,不忍更回頭。
此日只愁老,況身方遠游。
孤寒將五字,何以動諸侯。
420
《秋宿山館》 唐·杜荀鶴
山館坐待曉,夜長吟役神。
斜風吹敗葉,寒燭照愁人。
蘊蓄天然性,澆訛世惡真。
男兒出門志,不獨為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