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杜牧的詩詞(共572首)

    杜牧簡介

    杜牧頭像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61 《猿》 唐·杜牧

    月白煙青水暗流,孤猿銜恨叫中秋。
    三聲欲斷疑腸斷,饒是少年今白頭。

    62 《登池州九峰樓寄張祜》 唐·杜牧

    百感中來不自由,角聲孤起夕陽樓。
    (中 一作:衷)

    碧山終日思無盡,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長不見,道非身外更何求。
    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

    友人懷才不遇憤懣

    63 《惜春》 唐·杜牧

    花開又花落,時節暗中遷。
    無計延春日,何能駐少年。
    小叢初散蝶,高柳即聞蟬。
    繁艷歸何處,滿山啼杜鵑。

    64 《商山麻澗》 唐·杜牧

    云光嵐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余家。
    雉飛鹿過芳草遠,牛巷雞塒春日斜。
    秀眉老父對樽酒,茜袖女兒簪野花。
    征車自念塵土計,惆悵溪邊書細沙。

    寫景田園生活

    65 《重送絕句》 唐·杜牧

    絕藝如君天下少,閑人似我世間無。
    別后竹窗風雪夜,一燈明暗覆吳圖。

    66 《贈別》 唐·杜牧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續輪蹄似水流。
    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
    蘇秦六印歸何日,潘岳雙毛去值秋。
    莫怪分襟銜淚語,十年耕釣憶滄洲。

    67 《哭韓綽》 唐·杜牧

    平明送葬上都門,紼翣交橫逐去魂。
    歸來冷笑悲身事,喚婦呼兒索酒盆。

    68 《送隱者一絕》 唐·杜牧

    無媒徑路草蕭蕭,自古云林遠市朝。
    公道世間唯白發,貴人頭上不曾饒。

    寫人隱居抒懷懷才不遇

    69 《杜秋娘詩》 唐·杜牧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
    其間杜秋者,不勞朱粉施。
    老濞即山鑄,后庭千雙眉。
    秋持玉斝醉,與唱金縷衣。

    70 《杜鵑》 唐·杜牧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門。
    至今銜積恨,終古吊殘魂。
    芳草迷腸結,紅花染血痕。
    山川盡春色,嗚咽復誰論。

    71 《歸家(一作趙嘏詩)》 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懷念友人抱負

    72 《汴河懷古》 唐·杜牧

    錦纜龍舟隋煬帝,平臺復道漢梁王。
    游人閑起前朝念,折柳孤吟斷殺腸。

    73 《鶴》 唐·杜牧

    清音迎曉月,愁思立寒蒲。
    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碧云行止躁,白鷺性靈粗。
    終日無群伴,溪邊吊影孤。

    74 《綠蘿》 唐·杜牧

    綠蘿縈數匝,本在草堂間。
    秋色寄高樹,晝陰籠近山。
    移花疏處過,劚藥困時攀。
    日暮微風起,難尋舊徑還。

    75 《送友人》 唐·杜牧

    十載名兼利,人皆與命爭。
    青春留不住,白發自然生。
    夜雨滴鄉思,秋風從別情。
    都門五十里,馳馬逐雞聲。

    76 《歸燕》 唐·杜牧

    畫堂歌舞喧喧地,社去社來人不看。
    長是江樓使君伴,黃昏猶待倚闌干。

    77 《獨柳》 唐·杜牧

    含煙一株柳,拂地搖風久。
    佳人不忍折,悵望回纖手。

    78 《過勤政樓》 唐·杜牧

    千秋佳節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無。
    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

    諷刺感昔傷今

    79 《河湟》 唐·杜牧

    元載相公曾借箸,憲宗皇帝亦留神。
    旋見衣冠就東市,忽遺弓劍不西巡。
    牧羊驅馬雖戎服,白發丹心盡漢臣。
    唯有涼州歌舞曲,流傳天下樂閑人。

    愛國憂國憂民

    80 《寄遠》 唐·杜牧

    兩葉愁眉愁不開,獨含惆悵上層臺。
    碧云空斷雁行處,紅葉已凋人未來。
    塞外音書無信息,道傍車馬起塵埃。
    功名待寄凌煙閣,力盡遼城不肯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