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的詩詞(共271首)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145
《送夏侯審游蜀》 唐·李端
西望煙綿樹,愁君上蜀時。
同林息商客,隔棧見罛師。
石滑羊腸險,山空杜宇悲。
琴心正幽怨,莫奏鳳凰詩。
148
《送友人宰湘陰》 唐·李端
從宦舟行遠,浮湘又入閩。
蒹葭無朔雁,檉栝有蠻神。
傳吏閑調象,山精暗訟人。
唯須千樹橘,暫救李衡貧。
157
《曉發瓜州》 唐·李端
曉發悲行客,停橈獨未前。
寒江半有月,野戍漸無煙。
棹唱臨高岸,鴻嘶發遠田。
誰知避徒御,對酒一潸然。
158
《歸山居寄錢起》 唐·李端
悵望青山下,回頭淚滿巾。
故鄉多古樹,落日少行人。
發鬢將回色,簪纓未到身。
誰知武陵路,亦有漢家臣。
160
《臥病寄閻寀》 唐·李端
病中貪好景,強步出幽居。
紫葛垂山徑,黃花繞野渠。
荒林飛老鶴,敗堰過游魚。
縱憶同年友,無人可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