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李涉的詩詞(共113首)

    李涉簡介

    李涉(約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81 《中秋夜君山臺望月》 唐·李涉

    大堤花里錦江前,詩酒同游四十年。
    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見當天。

    82 《送魏簡能東游二首》 唐·李涉

    獻賦論兵命未通,卻乘羸馬出關東。
    灞陵原上重回首,十載長安似夢中。
    燕市悲歌又送君,目隨征雁過寒云。
    孤亭宿處時看劍,莫使塵埃蔽斗文。

    83 《山居送僧》 唐·李涉

    失意因休便買山,白云深處寄柴關。
    若逢城邑人相問,報道花時也不閑。

    84 《題招隱寺即戴颙舊宅》 唐·李涉

    兩崖古樹千般色,一井寒泉數丈冰。
    欲問前朝戴居士,野煙秋色是丘陵。

    85 《寄峽州韋郎中》 唐·李涉

    年過五十鬢如絲,不必前程更問師。
    幸得休耕樂堯化,楚山深處最相宜。

    86 《再游頭陀寺》 唐·李涉

    無因暫泊魯陽戈,白發兼愁日日多。
    只恐雪晴花便盡,數來山寺亦無他。

    87 《經溳川館寄使府群公》 唐·李涉

    溳川水竹十家馀,漁艇蓬門對岸居。
    大勝塵中走鞍馬,與他軍府判文書。

    88 《題溫泉》 唐·李涉

    能使時平四十春,開元圣主得賢臣。
    當時姚宋并燕許,盡是驪山從駕人。

    89 《題武關》 唐·李涉

    來往悲歡萬里心,多從此路計浮沉。
    皆緣不得空門要,舜葬蒼梧直到今。

    90 《秋日過員太祝林園》 唐·李涉

    望水尋山二里馀,竹林斜到地仙居。
    秋光何處堪消日,玄晏先生滿架書。

    91 《登北固山亭》 唐·李涉

    海繞重山江抱城,隋家宮苑此分明。
    居人不覺三吳恨,卻笑關河又戰爭。

    92 《奉使淮南》 唐·李涉

    漢使征兵詔未休,兩行旌旆接揚州。
    試上高樓望春色,一年風景盡堪愁。

    93 《春晚游鶴林寺寄使府諸公》 唐·李涉

    野寺尋花春已遲,背巖唯有兩三枝。
    明朝攜酒猶堪賞,為報春風且莫吹。

    詠物贊美農民

    94 《酬舉生許遇山居》 唐·李涉

    琉璃潭上新秋月,清凈泉中智惠珠。
    不似本宗疏二教,許過云壑訪潛夫。

    以古諷今懷才不遇

    95 《過招隱寺》 唐·李涉

    每憶中林訪惠持,今來正遇早春時。
    自從休去無心事,唯向高僧說便知。

    96 《木蘭花》 唐·李涉

    碧落真人著紫衣,始堪相并木蘭枝。
    今朝繞郭花看遍,盡是深村田舍兒。

    游歷看花

    97 《雙峰寺得舍弟書》 唐·李涉

    暫入松門拜祖師,殷勤再讀塔前碑。
    回頭忽向尋陽使,太守如今是惠持。

    98 《重過文上人院》 唐·李涉

    南隨越鳥北燕鴻,松月三年別遠公。
    無限心中不平事,一宵清話又成空。

    寫景孤獨憂愁

    99 《京口送朱晝之淮南(一作寄贈妓人)》 唐·李涉

    兩行客淚愁中落,萬樹山花雨后殘。
    君到揚州見桃葉,為傳風水渡江難。

    100 《廬山得元侍御書》 唐·李涉

    慚君知我命龍鐘,一紙書來意萬重。
    正著白衣尋古寺,忽然郵遞到云峰。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