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李曾伯的詩詞(共806首)

    李曾伯簡介

    李曾伯頭像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間) 南宋詞人。字長孺,號可齋。原籍覃懷(今河南沁陽附近)。南渡后寓居嘉興(今屬浙江)。

    581 《壽利州趙漕》 宋·李曾伯

    幾載星軺惠漢關,埴培壽脈一分寬。
    數絲鶴鬢因民白,一片鷗心為國丹。
    綠野高風雖獨慕,黃花晚節正爭看。
    動名麟閣清芬在,且伴松椿傲歲寒。

    582 《壽利州趙漕》 宋·李曾伯

    天稟銀河一派清,藹然中外播休聲。
    金城方略今充國,斜谷規模舊孔明。
    屈久轡絲勤使指,再須班筍著宗英。
    九重側席親賢切,有詔西南起老成。

    583 《壽城圍解制參向君玉貺以凱歌和韻二首》 宋·李曾伯

    中流岌岌此舟同,對越皇天只寸衷。
    今夜千艘趨險進,明朝萬馬舉群空。
    將軍爭上平戎捷,老子慚無守塞功。
    局面莫貪邊用利,共思穩著待西風。

    584 《壽城圍解制參向君玉貺以凱歌和韻二首》 宋·李曾伯

    誰知匕箸落轟雷,三月新城兩月圍。
    吉語雖傳淮鶴捷,驚心幾動海鷗機。
    公毋夸伐稱全璧,我為憂疑已佩韋。
    何處無魚堪薦飯,不須跕跕看鳶飛。

    585 《壽陳制垣》 宋·李曾伯

    東皇妝就牡丹天,來獻蓬萊不老仙。
    耆舊喜增羊祜傳,蠻夷欣問晉公年。
    休懷苕水清風適,且醉檀溪綠草邊。
    原向衣冠圖上看,銀屏千歲映貂蟬。

    586 《壽陳制垣》 宋·李曾伯

    向來荊楚說邊州,人士今夸樂國游。
    千里潢池自交擾,一江漢水獨安流。
    兵無敢惰身為率,民有獨饑惠亟赒。
    陰德活人無量大,不須香火祝王侯。

    587 《壽陳制垣》 宋·李曾伯

    十載肝油駐漢關,勛名高壓峴南山。
    雨滋萬頃春犁樂,月淡三邊夜柝閑。
    為小朝廷留宿望,升真學士重崇班。
    九重銀信知非遠,白玉階前一武間。

    588 《山中即事》 宋·李曾伯

    手挼巖菊嗅寒香,陡覺輕飚透薄裳。
    自是蒼官添老色,不因青女眩寒妝。
    新篘未熟啜茶去,晚稻才收種麥忙。
    原學老冢惟苦懶,荷鋤歸去臥斜陽。

    589 《阮梅峰舉似題高沙郡圃醉醒亭絕句因繼元韻并》 宋·李曾伯

    所寓皆同一旅亭,紛紛萬事細如萍。
    醉翁能解邦人樂,時一中之勿太醒。

    590 《阮梅峰舉似題高沙郡圃醉醒亭絕句因繼元韻并》 宋·李曾伯

    楊柳依依拂短亭,看看飛絮又成萍。
    老來世味都嘗遍,不待鄰雞喚夢醒。

    591 《阮梅峰舉似題高沙郡圃醉醒亭絕句因繼元韻并》 宋·李曾伯

    客有談君制小亭,旋栽軒竹蔭池萍。
    應憐春色濃於酒,醉得園花睡不醒。

    592 《壬辰過鄂渚簡張子直總干二首》 宋·李曾伯

    三載三來漢水湄,做成底事又空歸。
    塵埃暫解微官縛,雨雪猶存戰士衣。
    黃鶴喜尋詩侶約,白鷗還悟海翁機。
    掀髯一接春風笑,例覓漁蓑老釣磯。

    593 《壬辰過鄂渚簡張子直總干二首》 宋·李曾伯

    一自檀溪把酒余,年來夷路崎嶇。
    棲頭落日人空老,局面西風事頓殊。
    故國山容增黯淡,舊時柳色半荒蕪。
    草堂想見憂時切,曾賦官軍近捷無。

    594 《久雨之余隔窗聞雪簡書院諸丈二首》 宋·李曾伯

    玉龍飛下太清境,粉雉凝成不夜城。
    眩得窮兒猶暴富,照教暗室亦強明。
    來朝細挹千林色,竟夕都忘萬籟聲。
    不原銜枚蔡州去,鐵衣早撤戍邊兵。

    595 《久雨之余隔窗聞雪簡書院諸丈二首》 宋·李曾伯

    雨覆云翻越月余,苦疑滕六欠工夫。
    倏敲窗竹清成玉,細剪檐花碎作珠。
    已喜新冬三白有,不愁嗣歲二紅無。
    地爐紙帳杯行了,呼起詩翁為捻須。

    596 《甲午中秋在魏塘值風雨》 宋·李曾伯

    向來玩事每欣逢,老去相忘更客中。
    天下山河清影在,人間風雨此宵同。
    孤鸞夜泣菱花暗,老兔秋悲桂子空。
    料得嫦娥念落花,不教無酒對征篷。

    597 《記十五日夜星犯月》 宋·李曾伯

    兩月之間星入斗,疇昔之夜星入月。
    入斗前史驗虜走,入月韓詩應虜滅。
    昭然垂象不輕示,適驗天心厭胡羯。
    此胡蠶食諸戎盡,云擾中原野流血。

    598 《己酉夏詠月巖》 宋·李曾伯

    老蟾竊靈藥,墮魄下塵寰。
    跡誤采石江,名虛巫峽山。
    長風送之為,寄影千丈巖。
    列壁當層云,虛白生光寒。

    599 《衡陽道間》 宋·李曾伯

    風著征裘層晚寒,一番春事在征鞍。
    羞聽后騎鳴笳鼓,贏得兒童夾道看。

    600 《衡陽道間》 宋·李曾伯

    聽徹山雞喚雨聲,東風未肯放新晴。
    行人莫嘆泥涂苦,且幸田家得水耕。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