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嶠(644~713) ,唐代詩人。字巨山。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的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并稱“文章四友”。
落日荒郊外,風景正凄凄。離人席上起,征馬路傍嘶。別酒傾壺贈,行書掩淚題。殷勤御溝水,從此各東西。
楚客秋悲動,梁臺夕望賒。梧桐稍下葉,山桂欲開花。氣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長歌白水曲,空對綠池華。
大江開宿雨,征棹下春流。霧卷晴山出,風恬晚浪收。岸花明水樹,川鳥亂沙洲。羈眺傷千里,勞歌動四愁。
貂冠朝彩振,烏署曉光分。欲嘯遷喬侶,先飛擲地文。庭虛麥雨潤,林靜蕙風薰。嵇駕終難仰,梁鳧且自群。
樂府寫鳥志向無奈
濯龍春苑曙,翠鳳曉旗舒。野色開煙后,山光澹月馀。風長笳響咽,川迥騎行疏。珠履陪仙駕,金聲振屬車。
游客趨梁邸,朝光入楚臺。槐煙乘曉散,榆火應春開。日帶晴虹上,花隨早蝶來。雄風乘令節,馀吹拂輕灰。
紫陌追隨日,青門相見時。宦游從此去,離別幾年期。芳桂尊中酒,幽蘭下調詞。他鄉有明月,千里照相思。
平明坐虛館,曠望幾悠哉。宿霧分空盡,朝光度隙來。影低藤架密,香動藥闌開。未展山陽會,空留池上杯。
三乘歸凈域,萬騎餞通莊。就日離亭近,彌天別路長。荊南旋杖缽,渭北限津梁。何日紆真果,還來入帝鄉。
駐蹕三天路,回旃萬仞谿.真庭群帝饗,洞府百靈棲。玉酒仙壚釀,金方暗壁題。佇看青鳥入,還陟紫云梯。
同云接野煙,飛雪暗長天。拂樹添梅色,過樓助粉妍。光含班女扇,韻入楚王弦。六出迎仙藻,千箱答瑞年。
步輦陟山巔,山高入紫煙。忠臣還捧日,圣后欲捫天。迥識平陵樹,低看華岳蓮。帝鄉應不遠,空見白云懸。
閏節開重九,真游下大千。花寒仍薦菊,座晚更披蓮。剎鳳回雕輦,帆虹間彩旃。還將西梵曲,助入南薰弦。
瑞塔千尋起,仙輿九日來。萸房陳寶席,菊蕊散花臺。御氣鵬霄近,升高鳳野開。天歌將梵樂,空里共裴回。
靈匹三秋會,仙期七夕過。查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帝縷升銀閣,天機罷玉梭。誰言七襄詠,重入五弦歌。
月宇臨丹地,云窗網碧紗。御筵陳桂醑,天酒酌榴花。水向浮橋直,城連禁苑斜。承恩恣歡賞,歸路滿煙霞。
田園寫花
年光竹里遍,春色杏間遙。煙氣籠青閣,流文蕩畫橋。飛花隨蝶舞,艷曲伴鶯嬌。今日陪歡豫,還疑陟紫霄。
仙蹕九成臺,香筵萬壽杯。一旬初降雨,二月早聞雷。葉向朝隮密,花含宿潤開。幸承天澤豫,無使日光催。
三陽偏勝節,七日最靈辰。行慶傳芳蟻,升高綴彩人。階前蓂候月,樓上雪驚春。今日銜天造,還疑上漢津。
早聞年欲至,剪彩學芳辰。綴綠奇能似,裁紅巧逼真。花從篋里發,葉向手中春。不與時光競,何名天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