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李嘉祐的詩詞(共134首)

    李嘉祐簡介

    李嘉祐,字從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趙州(今河北省趙縣)人。天寶七年(748)進士,授秘書正字。

    21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唐·李嘉祐

    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為誰開。
    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22 《袁江口憶王司勛、王吏部二郎中、起居十七弟》 唐·李嘉祐

    京華不啻三千里,客淚如今一萬雙。
    若個最為相憶處,青楓黃竹入袁江。

    春天郊外抒情

    23 《秋朝木芙蓉》 唐·李嘉祐

    水面芙蓉秋已衰,繁條到是著花時。
    平明露滴垂紅臉,似有朝愁暮落悲。

    詠物寫鳥志向

    24 《題道虔上人竹房》 唐·李嘉祐

    詩思禪心共竹閑,任他流水向人間。
    手持如意高窗里,斜日沿江千萬山。

    登高寫景抒情

    25 《訪韓司空不遇》 唐·李嘉祐

    圖畫風流似長康,文詞體格效陳王。
    蓬萊對去歸常晚,叢竹閑飛滿夕陽。

    26 《送崔十一弟歸北京》 唐·李嘉祐

    潘郎美貌謝公詩,銀印花驄年少時。
    楚地江皋一為別,晉山沙水獨相思。

    27 《韋潤州后亭海榴》 唐·李嘉祐

    江上年年小雪遲,年光獨報海榴知。
    寂寂山城風日暖,謝公含笑向南枝。

    28 《過烏公山寄錢起員外》 唐·李嘉祐

    雨過青山猿叫時,愁人淚點石榴枝。
    無端王事還相系,腸斷蒹葭君不知。

    29 《題前溪館》 唐·李嘉祐

    兩年謫宦在江西,舉目云山要自迷。
    今日始知風土異,潯陽南去鷓鴣啼。

    30 《遠寺鐘》 唐·李嘉祐

    疏鐘何處來,度竹兼拂水。
    漸逐微風聲,依依猶在耳。

    31 《春日憶家(一作春日歸山)》 唐·李嘉祐

    自覺勞鄉夢,無人見客心。
    空馀庭草色,日日伴愁襟。

    唐詩三百首秋天寫景相聚友情

    32 《送陸澧還吳中(一作劉長卿詩)》 唐·李嘉祐

    瓜步寒潮送客,楊花暮雨沾衣。
    故鄉南望何處,春水連天獨歸。

    33 《送從弟永任饒州錄事參軍》 唐·李嘉祐

    一官萬里向千溪,水宿山行魚浦西。
    日晚長煙高岸近,天寒積雪遠峰低。
    蘆花渚里鴻相叫,苦竹叢邊猿暗啼。
    聞道慈親倚門待,到時蘭葉正萋萋。

    34 《送舍弟》 唐·李嘉祐

    諸謝偏推永嘉守,三何獨許水曹郎。
    老兄鄙思難儔匹,令弟清詞堪比量。
    疊嶂入云藏古寺,高秋背月轉南湘。
    定知馬上多新句,早寄袁溪當八行。

    初夏

    35 《暮春宜陽郡齋愁坐,忽枉劉七侍御新詩,因以酬答》 唐·李嘉祐

    子規夜夜啼櫧葉,遠道逢春半是愁。
    芳草伴人還易老,落花隨水亦東流。
    山臨睥睨恒多雨,地接瀟湘畏及秋。
    唯羨君為周柱史,手持黃紙到滄洲。

    36 《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見寄(此公時貶舒州司馬)》 唐·李嘉祐

    自顧衰容累玉除,忽承優詔赴銅魚。
    江頭鳥避青旄節,城里人迎露網車。
    長沙地近悲才子,古郡山多憶舊廬。
    更枉新詩思何苦,離騷愁處亦無如。

    37 《與從弟正字、從兄兵曹宴集林園》 唐·李嘉祐

    竹窗松戶有佳期,美酒香茶慰所思。
    輔嗣外生還解易,惠連群從總能詩。
    檐前花落春深后,谷里鶯啼日暮時。
    去路歸程仍待月,垂韁不控馬行遲。

    38 《秋曉招隱寺東峰茶宴,送內弟閻伯均歸江州》 唐·李嘉祐

    萬畦新稻傍山村,數里深松到寺門。
    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孫。
    煙塵怨別唯愁隔,井邑蕭條誰忍論。
    莫怪臨歧獨垂淚,魏舒偏念外家恩。

    39 《晚發咸陽,寄同院遺補》 唐·李嘉祐

    征戰初休草又衰,咸陽晚眺淚堪垂。
    去路全無千里客,秋田不見五陵兒。
    秦家故事隨流水,漢代高墳對石碑。
    回首青山獨不語,羨君談笑萬年枝。

    40 《送皇甫冉往安宜》 唐·李嘉祐

    江皋盡日唯煙水,君向白田何日歸。
    楚地蒹葭連海迥,隋朝楊柳映堤稀。
    津樓故市無行客,山館荒城閉落暉。
    若問行人與征戰,使君雙淚定沾衣。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