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李商隱的詩詞(共760首)

    李商隱簡介

    李商隱頭像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581 《俳諧》 唐·李商隱

    短顧何由遂,遲光且莫驚。
    鶯能歌子夜,蝶解舞宮城。
    柳訝眉雙淺,桃猜粉太輕。
    年華有情狀,吾豈怯平生。

    582 《離席》 唐·李商隱

    出宿金尊掩,從公玉帳新。
    依依向馀照,遠遠隔芳塵。
    細草翻驚雁,殘花伴醉人。
    楊朱不用勸,只是更沾巾。

    583 《獻寄舊府開封公(開封公,令狐楚也)》 唐·李商隱

    幕府三年遠,春秋一字褒。
    書論秦逐客,賦續楚離騷。
    地理南溟闊,天文北極高。
    酬恩撫身世,未覺勝鴻毛。

    584 《思歸》 唐·李商隱

    固有樓堪倚,能無酒可傾。
    嶺云春沮洳,江月夜晴明。
    魚亂書何托,猿哀夢易驚。
    舊居連上苑,時節正遷鶯。

    585 《贈子直花下(令狐绹字子直)》 唐·李商隱

    池光忽隱墻,花氣亂侵房。
    屏緣蝶留粉,窗油蜂印黃。
    官書推小吏,侍史從清郎。
    并馬更吟去,尋思有底忙。

    586 《陸發荊南始至商洛》 唐·李商隱

    昔去真無奈,今還豈自知。
    青辭木奴橘,紫見地仙芝。
    四海秋風闊,千巖暮景遲。
    向來憂際會,猶有五湖期。

    587 《裴明府居止》 唐·李商隱

    愛君茅屋下,向晚水溶溶。
    試墨書新竹,張琴和古松。
    坐來聞好鳥,歸去度疏鐘。
    明日還相見,橋南貰酒醲.

    詠史懷古辭賦精選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寫景抒情典故勵志

    588 《哭劉司戶蕡》 唐·李商隱

    路有論冤謫,言皆在中興。
    空聞遷賈誼,不待相孫弘。
    江闊惟回首,天高但撫膺。
    去年相送地,春雪滿黃陵。

    589 《昭州》 唐·李商隱

    桂水春猶早,昭川日正西。
    虎當官道斗,猿上驛樓啼。
    繩爛金沙井,松干乳洞梯。
    鄉音殊可駭,仍有醉如泥。

    590 《訪秋》 唐·李商隱

    酒薄吹還醒,樓危望已窮。
    江皋當落日,帆席見歸風。
    煙帶龍潭白,霞分鳥道紅。
    殷勤報秋意,只是有丹楓。

    591 《曼倩辭》 唐·李商隱

    十八年來墮世間,瑤池歸夢碧桃閑。
    如何漢殿穿針夜,又向窗中覷阿環。

    592 《舊將軍》 唐·李商隱

    云臺高議正紛紛,誰定當時蕩寇勛。
    日暮灞陵原上獵,李將軍是故將軍。

    593 《寄遠》 唐·李商隱

    姮娥搗藥無時已,玉女投壺未肯休。
    何日桑田俱變了,不教伊水向東流。

    594 《戲題友人壁》 唐·李商隱

    花徑逶迤柳巷深,小闌亭午囀春禽。
    相如解作長門賦,卻用文君取酒金。

    595 《失猿》 唐·李商隱

    祝融南去萬重云,清嘯無因更一聞。
    莫遣碧江通箭道,不教腸斷憶同群。

    596 《鈞天》 唐·李商隱

    上帝鈞天會眾靈,昔人因夢到青冥。
    伶倫吹裂孤生竹,卻為知音不得聽。

    597 《寄惱韓同年二首(時韓住蕭洞)》 唐·李商隱

    簾外辛夷定已開,開時莫放艷陽回。
    年華若到經風雨,便是胡僧話劫灰。
    龍山晴雪鳳樓霞,洞里迷人有幾家。
    我為傷春心自醉,不勞君勸石榴花。

    樂府婦女愛情敘事思念生活

    598 《送王十三校書分司》 唐·李商隱

    多少分曹掌秘文,洛陽花雪夢隨君。
    定知何遜緣聯句,每到城東憶范云。

    599 《池邊》 唐·李商隱

    玉管葭灰細細吹,流鶯上下燕參差。
    日西千繞池邊樹,憶把枯條撼雪時。

    600 《奉和太原公送前楊秀才戴兼招楊正字戎》 唐·李商隱

    潼關地接古弘農,萬里高飛雁與鴻。
    桂樹一枝當白日,蕓香三代繼清風。
    仙舟尚惜乖雙美,彩服何由得盡同。
    誰憚士龍多笑疾,美髭終類晉司空。

    時光生活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