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的詩詞(共290首)
241
《寄左偃》 唐·李中
蕭條陋巷綠苔侵,何事君心似我心。
貧戶懶開元愛靜,病身才起便思吟。
閑留好鳥庭柯密,暗養鳴蛩砌草深。
況是清朝重文物,無愁當路少知音。
242
《投所知》 唐·李中
孤琴塵翳劍慵磨,自顧泥蟠欲奈何。
千里交親消息斷,一庭風雨夢魂多。
題橋未展相如志,叩角誰憐甯戚歌。
唯賴明公憐道在,敢攜蓑笠釣煙波。
243
《送廬阜僧歸山陽》 唐·李中
山陽舊社終經夢,容易言歸不可留。
瓶貯瀑泉離五老,錫搖江雨上孤舟。
魚行細浪分沙觜,雁逆高風下葦洲。
遙想枚皋宅邊寺,不知涼月共誰游。
246
《寄廬山白大師》 唐·李中
長憶尋師處,東林寓泊時。
一秋同看月,無夜不論詩。
泉美茶香異,堂深磬韻遲。
鹿馴眠蘚徑,猿苦叫霜枝。
別后音塵隔,年來鬢發衰。
趨名方汲汲,未果再游期。
247
《新秋有感》 唐·李中
門巷涼秋至,高梧一葉驚。
漸添衾簟爽,頓覺夢魂清。
暗促蓮開艷,乍催蟬發聲。
雨降炎氣減,竹引冷煙生。
248
《獻徐舍人》 唐·李中
清名喧四海,何止并南金。
奧學群英伏,多才萬乘欽。
秩參金殿峻,步歷紫微深。
顧問承中旨,絲綸演帝心。
249
《獻中書韓舍人》 唐·李中
丹墀朝退后,靜院即冥搜。
盡日卷簾坐,前峰當檻秋。
烹茶留野客,展畫看滄洲。
見說東林夜,尋常秉燭游。
250
《贈永真杜翱少府》 唐·李中
藍袍竹簡佐琴堂,縣僻人稀覺日長。
愛靜不嫌官況冷,苦吟從聽鬢毛蒼。
閑尋野寺聽秋水,寄睡僧窗到夕陽。
騫翥會應霄漢去,漁竿休更戀滄浪。
252
《江邊吟》 唐·李中
風暖汀洲吟興生,遠山如畫雨新晴。
殘陽影里水東注,芳草煙中人獨行。
閃閃酒簾招醉客,深深綠樹隱啼鶯。
盤桓漁舍忘歸去,云靜高空月又明。
253
《贈重安寂道者》 唐·李中
寒松肌骨鶴心情,混俗陶陶隱姓名。
白發只聞悲短景,紅塵誰解信長生。
壺中日月存心近,島外煙霞入夢清。
每許相親應計分,琴馀常見話蓬瀛。
254
《春晚過明氏閑居》 唐·李中
寥寥陋巷獨扃門,自樂清虛不厭貧。
數局棋中消永日,一樽酒里送殘春。
雨催綠蘚鋪三徑,風送飛花入四鄰。
羨爾朗吟無外事,滄洲何必去垂綸。
257
《途中聞子規》 唐·李中
春殘杜宇愁,越客思悠悠。
雨歇孤村里,花飛遠水頭。
微風聲漸咽,高樹血應流。
因此頻回首,家山隔幾州。
259
《寄左偃》 唐·李中
每病風騷路,荒涼人莫游。
惟君還似我,成癖未能休。
舍寐緣孤月,忘形為九秋。
垂名如不朽,那恨雪生頭。
260
《庭葦》 唐·李中
品格清于竹,詩家景最幽。
從栽向池沼,長似在汀洲。
玩好招溪叟,棲堪待野鷗。
影疏當夕照,花亂正深秋。
韻細堪清耳,根牢好系舟。
故溪高岸上,冷淡有誰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