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曾豐的詩詞(共931首)

    561 《題安子承讀易堂》 宋·曾豐

    卦辭爻辭易之注,孔子讀之悟其故。
    彖辭象辭易之疏,孔子作之志其悟。
    懸知孔子大悟時,太虛中不掛一絲。
    與易為一自不知,奚以卦辭爻辭為。

    562 《送五行家唐克壽》 宋·曾豐

    初心半信術家流,百諾于茲未一酬。
    一行無非占不驗,北平終是命難侯。
    云宵許我乘南鵠,江海教誰伴白鷗。
    季主游方逢賈誼。
    殷勤勉為漢家謀。

    563 《送孫莘老移知南京》 宋·曾豐

    稚年曾未睹風標,瀚海初聞拔俊髦。
    國子先生曾并席,蓬萊學士看揮毫。
    量涵萬頃滄溟闊,氣吐千尋太華高。
    述性妙思窮孔孟,指南余藻屈雄褒。

    564 《送劉尚書再守贛之一年移帥豫章》 宋·曾豐

    贛農雖懶連歲豐,贛囚雖黠連歲空。
    農囚今昨性豈異,今守蓋與昨不同。
    鬼窺莫見活城手,酒澆不下憂民胸。
    十年五度看易守,萬口一詞獨歸公。

    565 《送管廷輝歸章貢》 宋·曾豐

    久別重逢笑脫頤,休談愁緒殺腰圍。
    不如意處人人有,未放心時事事非。
    蔬筍家風難以住,鶯花天氣速人歸。
    歸囊強半詩材具,莫怪齊眉不下機。

    566 《書嚴子陵釣臺》 宋·曾豐

    周家刑不上大夫,法固不足禮有余。
    有才畢愿進朝路,非老誰忍回田廬。
    秦坑學士置勿道,漢嫚大臣視如奴。
    逸民不出朝士去,前有兩生后二疏。

    567 《壽周樞密四首》 宋·曾豐

    一元發于春,萬物收以秋。
    公轉播物鈞,元氣在筆頭。
    頤指役漢將,愿言似留侯。
    功成早辟谷,壽與喬松侔。

    568 《壽周樞密四首》 宋·曾豐

    四時秋為陰,凜凜兵氣沖。
    公始稟此生,今坐制百戎。
    雖握生殺柄,以不殺為功。
    長爾塞草青,自然臉霞紅。

    569 《壽周樞密四首》 宋·曾豐

    一氣清絕處,坤元直西方。
    公生受西氣,戲筆俱文章。
    北門逼西清,金仙侍玉皇。
    凡遺不配蹤,便是難老方。

    570 《壽周樞密四首》 宋·曾豐

    元氣自子始,入申為至清。
    況在申中央,其氣尤粹精。
    金風冷颼颼,玉寒露泠泠。
    人間物莫當,夜墮文昌星。

    571 《試胡夢傳筆二首》 宋·曾豐

    用從書契到于今,萬世功名一洗心。
    甘與墨卿絕交后,管城蕭散退藏深。

    572 《試胡夢傳筆二首》 宋·曾豐

    毛公委質應時須,管子知心受以虛。
    容到中書黃紙上,管教一字一華胥。

    573 《紹興淳熙兩朝內禪頌》 宋·曾豐

    維堯則天,與天同大。
    俯視九州,細于一芥。
    挈以畀舜,超然自邁。
    維舜則堯,與堯同高。

    574 《苫廬》 宋·曾豐

    吾息乾坤之委氣,吾身父母之委蛻。
    乾坤父母不易酬,身體發膚可輕棄。
    文學恨不隨父終,視七尺軀鴻毛同。
    未容忘形禮制外,猶復假息苫廬中。

    575 《三山寺戲堂頭僧二首》 宋·曾豐

    晝熱催三伏,宵涼報五更。
    鐘鳴塵外響,犬吠世間聲。
    強聒蛙鳴雨,譸張鳥噪晴。
    黎明重睡熟,栩栩夢魂清。

    576 《三山寺戲堂頭僧二首》 宋·曾豐

    竹不容塵入,山寧與俗交。
    開門懸梵偈,置榻解僧包。
    不見肘生柳,未聞頭戴巢。
    葛籐非我事,笑語浪相嘲。

    577 《瑞芝堂》 宋·曾豐

    太空生兩儀,群有函一氣。
    飛走動植中,往往有常類。
    凡與常類殊,疑類復疑異。
    縉云開國公,來攝飛挽事。

    578 《壬戌二月十九日都巡李叔永躬按酒課于會田市》 宋·曾豐

    主人未叱曲車回,客子涎流口欲開。
    阮籍已收青眼去,陶潛休望白衣來。

    579 《壬戌二月十九日都巡李叔永躬按酒課于會田市》 宋·曾豐

    宜城桑落有堪沽,三百青銅豈是無。
    不飲桃花不相笑,桃花知道欠當壚。

    580 《壬戌二月十九日都巡李叔永躬按酒課于會田市》 宋·曾豐

    臨邛界里杏花村,戲著家人犢鼻裩。
    試問長卿躬滌器,何如作賦獻金門。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