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晁補之的詩詞(共794首)

    晁補之簡介

    晁補之頭像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681 《泊舟山陽偶題》 宋·晁補之

    五歲淮山一夢新,扁舟曾系市橋春。
    津亭石磴雙垂柳,見我依依似故人。

    682 《汴堤暮雪懷徑山澄慧道人》 宋·晁補之

    朔風吹雪亂沾襟,走馬投村日向沉。
    遙想道人敲石火,冷杉寒竹五峰深。

    683 《飲城西贈金鄉宰韓宗恕》 宋·晁補之

    大夫盤中定州盞,三舉檐花舞凌亂。
    請君行盞且莫稽,為君起賦飲城西。
    城西古道如澗深,東風吹沙不見林。
    虛堂更覺野原闊,榆柳浩浩波濤吟。

    684 《芳儀怨》 宋·晁補之

    金陵宮殿春霏微,江南花發鷓鴣飛。
    風流國主家千口,十五吹簫粉黛稀。
    滿堂侍酒皆詞客,拭汗爭看平叔白。
    后庭一曲時事新,揮淚臨江悲去國。

    685 《次韻金鄉宰韓宗恕寺丞見贈三首》 宋·晁補之

    公子翩翩出世賢,少時術業已成全。
    閑中道義輕三事,醉里文章敵八仙。
    客舍寒壚聊可擁,縣樓昏鼓不須傳。
    河陽花發期相過,即是新年換故年。

    686 《次韻金鄉宰韓宗恕寺丞見贈三首》 宋·晁補之

    蜀客高詞詫割鮮,直吞云夢氣仍全。
    自憐單閼窮為賦,不向元和共得仙。
    嘉論一朝傾蓋合,新詩半夜叩關傳。
    西窗卻話巴山事,它日相逢憶此年。

    687 《次韻金鄉宰韓宗恕寺丞見贈三首》 宋·晁補之

    乘濤無意犯星躔,好在琴尊且樂全。
    彭澤孤吟成小隱,蘇門雙嘯劇登仙。
    平時主父言多困,晚節揚雄學始傳。
    鮑叔可能知管子,勞君相許寄忘年。

    688 《酬李唐臣贈山水短軸》 宋·晁補之

    大山宮,小山霍,欲識山高觀石腳。
    大波為瀾,小波為淪,欲知水深觀水津。
    營丘于此意獨親,杜侯所與復有人。
    不見李侯今五載,苦向營丘有余態。

    689 《泊思禪寺呈廖明略其地蓋干越寺在琵琶洲上》 宋·晁補之

    遲君干越思禪寺,彌月忘歸住翠嵐。
    忽見琵琶洲上月,始驚全室在天南。

    690 《貴溪在信州城南其水西流七百里入江》 宋·晁補之

    玉山東去不通州,萬壑千巖隘上游。
    應會逐臣西望意,故教溪水只西流。

    691 《寄懷八弟三首》 宋·晁補之

    揚州全盛吾能說,鴨腳瓊花五百年。
    忽見山光好詩軸,卻思淮浦舊漁船。
    柴荊故俗真虛老,松菊幽齋已重遷。
    便作扶藜望衡霍,清秋隨分有風煙。

    692 《寄懷八弟三首》 宋·晁補之

    平日鸰原左右手,蟨邛前后未須論。
    清秋淮上多詩句,白首籬邊近酒樽。
    杜舅高情篤兄弟,先君至性厚閨門。
    兩公與爾同師法,相待歸來老此園。

    693 《寄懷八弟三首》 宋·晁補之

    君好作官容我隱,我專筑室待君歸。
    古來奇特俱安用,老去疏慵自不違。
    五府交書何怪密,雙林白社未嫌稀。
    先君門戶觀之子,葵藿吾今遯益肥。

    694 《和胡戢七首》 宋·晁補之

    少時豪氣恨沈淪,繆意詩書可庇民。
    長笑壯年無一事,微吟只有故人親。

    695 《和胡戢七首》 宋·晁補之

    千首清詩競夜長,真成蝴蝶為春忙。
    莫教流落人間少,雷電它時下取將。

    696 《和胡戢七首》 宋·晁補之

    時平未用入山深,歲晚何妨木秀林。
    聞說熊羆參后乘,可容牛下有哀吟。

    697 《和胡戢七首》 宋·晁補之

    住近蘇門有白云,閉關卻掃道逾尊。
    相逢不語忽長嘯,今日豈無人姓孫。

    698 《和胡戢七首》 宋·晁補之

    聞說歸心已浩然,蘇門況有子云廛。
    廣文不去慚官長,系馬堂階要酒錢。

    699 《和胡戢七首》 宋·晁補之

    相逢樽酒未辭深,握手盱眙十載心。
    車馬凄涼人夜別,出門落月與橫參。

    700 《和胡戢七首》 宋·晁補之

    達則經綸隱著書,昔人于此孰親疏。
    王通持底答揚素,汾曲先人有敝廬。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