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晁補之的詩詞(共794首)

    晁補之簡介

    晁補之頭像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561 《感興五首次韻和李希孝三》 宋·晁補之

    長歌遺世情,滄浪之水清。
    鑠金在眾口,折軸由群輕。
    君子貴同塵,安事皎皎明。
    儻在子所呼,牛馬亦我名。

    562 《感興五首次韻和李希孝二》 宋·晁補之

    人生須富貴,如俟河之清。
    草木競榮華,春服亦已輕。
    桑田自足樂,未可居高明。
    君子順天道,小人眷時名。

    563 《富春行贈范振》 宋·晁補之

    錢塘江北百里余,漲沙不復生菰蒲。
    沙田老桑出葉麤,江潮打根根半枯。
    八月九月秋風惡,風高駕潮晚不落。
    鼓聲冬冬櫓咿喔,爭湊富春城下泊。
    君家茅屋并城樓,不出山行不記秋。
    越舶吳帆亦何故,今年明年來復去。

    564 《赴齊道中》 宋·晁補之

    淮南蒙召鬢毛斑,乞得東秦慰病顏。
    曉整輕鞍汶陽北,卻沖微雨看青山。

    565 《復用前韻答唐公唐公有一日紙貴傳都城之句且》 宋·晁補之

    諸公辯壯懸河口,唾落紛紛珠百斗。
    井陘酣戰我已慳,赤幟忽立無由還。
    唐公斷后不容北,腹背未殊秦宛間。
    明光侯印懸天上,下有死夫緣重賞。

    566 《復用前韻答十五叔父任城相會見和詩任城有李》 宋·晁補之

    太華玉蓮甘適口,我欲求之青壁斗。
    昆侖不睹睹大宛,何異學射中涂還。
    平生傲世予南阮,臧否未容留齒間。
    七賢遠跡冥鴻上,咸也復幸青云賞。

    567 《復用前韻呈明略雞肋集卷十四》 宋·晁補之

    茅焦逆訐磨虎口,何似淳于飲一斗。
    終軍乘傅驚漢關,何似富春投組還。
    天下同心乖出處,豈徒黃白馬毛間。
    鄙夫紛紛煩觖望,負日可堪希國賞。

    568 《復用前韻并答魯直明略且道見招不能往》 宋·晁補之

    銅斗承糟醉張口,口和漁陽拍銅斗。
    去年拋卻青竹竿,女嬃嬋媛呼我還。
    我初不解世中語,淡面那久王侯間。
    未須頭出千人上,要有廖君黃子賞。

    569 《返迷辭》 宋·晁補之

    五逹跂,行者迷。
    茨菉蹊,蚖蜴嬉。
    杳凄凄,莽離離。
    赫隆曦,可環時。

    570 《鄧御夫秀才為窟室戲題》 宋·晁補之

    君不學馮驩彈鋏從薛公,貸錢燒券悅市傭。
    又不學魯連約矢射聊城,笑夸田單取美名。
    何為空郊獨坐一茅屋,深如魚潛遠蛇伏。
    荒檐野蔓幽莫矚,窺戶下投如墜谷。

    571 《次韻袁疇耕道見貽》 宋·晁補之

    閱世紛紛共旅亭,歸來眼為里人明。
    老夫未嘆嘗三已,吾子何憂取一名。
    仁義夙心成自誤,文章小道得高評。
    曲池遠市偏宜暑,攜卷同來看月生。

    572 《次韻閻秀才漢臣食兔》 宋·晁補之

    兔誠中山族,中古稍分裂。
    唐虞用大牲,雖有目未瞥。
    兔孫能飛仙,飄忽天漢決。
    不逢易牙試,厥胄幾泯滅。

    573 《次韻魯直謝李右丞送茶》 宋·晁補之

    都城米貴斗論璧,長饑茗碗無從識。
    道和何暇索檳榔,慚媿云龍羞肉食。
    壑源萬畝不作欄,上春伐鼓驚山顏。
    題封進御官有局,夜行初不更驛宿。

    574 《次韻練定祥符聽法》 宋·晁補之

    彌天一滴水,何處是曹溪。
    若作聲來解,還成瞪發迷。
    白云遮剎遠,翠竹向檐低。
    是物元非物,莊周未可齊。

    575 《次韻李秬賞花》 宋·晁補之

    天香國色競新奇,初過清明未覺稀。
    困舞尚迎風裊裊,醉妝猶弄日暉暉。
    飄零洛下千金價,慚愧江南百草非。
    謝守多才最憐爾,百篇能伴羽觴飛。

    576 《次韻孔毅父種花因送海棠廳三大字求茶》 宋·晁補之

    東園老槐春不發,舉頭只見中條雪。
    江梅去國亦凄然,一萼聊堪映庭月。
    未信河灘宜海棠,十株立致非所望。
    為君大字書堂榜,報我奩中越焙香。

    577 《次韻嘉父喜雪》 宋·晁補之

    六出先春兆物華,故撩高韻發車斜。
    散榆天上齊飛筴,布玉畦中盡吐芽。
    梁苑俊游風不極,剡溪清泛月無涯。
    雄豪樂事幽人詠,都屬江南太守家。

    578 《次韻黃奉議序致仕作》 宋·晁補之

    聞道家書至,山中不厭寒。
    近臣多白發,此老獨黃冠。
    金少從供具,身輕莫據鞍。
    勞心為功業,持與世人看。

    579 《次韻答葉學古》 宋·晁補之

    昔我游武林,值子長江頭。
    我時方南轅,子亦將西舟。
    相見兩大笑,典衣上高樓。
    樓高不知暑,五月凝清秋。

    580 《次韻答秦覯見贈》 宋·晁補之

    修身貴日新,如草陳葉換。
    請看弦上矢,歲月不可玩。
    文章得蛙釜,虎以皮遘難。
    茲事從古然,吾黨奚獨惋。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