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晁公溯的詩詞(共448首)

    321 《夏夜》 宋·晁公溯

    樹陰高下繞周墻,靜夜猶聞刻漏長。
    半轉未離天北極,參斜已近月西廂。

    322 《喜雨簡仲霍行之》 宋·晁公溯

    久晴風暖紵溪城,陌上輕埃欲污人。
    不惜春泥三日雨,且消烏帽十分塵。
    霏微著柳空添色,浩蕩欺花便減春。
    擬作郊居雌霓賦,故人今日有王筠。

    323 《喜簡元輔兄二首》 宋·晁公溯

    息女有所托,衰懷寬老翁。
    通家猶孔氏,得婿似權公。
    奕世姻婭在,平生憂患同。
    追思九原友,宰木亦悲風。

    324 《喜簡元輔兄二首》 宋·晁公溯

    元有不病者,君無嗟遽衰。
    閉門謝余子,扶杖看清時。
    野樹著花早,春江生浪遲。
    相過忍輕別,小立為題詩。

    325 《喜陳行之病起》 宋·晁公溯

    閉門莓苔青,欹枕風雨秋。
    白日稍覺短,急景逝不留。
    鳴蟬尖舊響,高槐老新柔。
    吊古哀九辯,感今懷百憂。

    326 《西風》 宋·晁公溯

    西風何時來,秋聲已蕭瑟。
    臥聞庭前樹,終日鳴策策。
    雖云未搖落,慘淡損光澤。
    官槐脫高花,稚柏矜獨碧。

    327 《聞虞參政至玉屏山》 宋·晁公溯

    鄉黨敬前輩,朝廷尊大儒。
    公無念丘墓,人自禁樵蘇。
    此去居衡軸,長留執事樞。
    求賢養邦本,深為贊吁俞。

    328 《聞虞參政至玉屏山》 宋·晁公溯

    宣室思賢久,鋒車促召還。
    去調金鉉鼎,來別玉屏山。
    拱木雨露下,豐碑天地閒。
    九原凜如在,想足慰慈顏。

    329 《王才諒自行朝歸以進士題名示予愴然有感》 宋·晁公溯

    先朝賜第白玉京,五世不出長安城。
    每聞三歲射策罷,諸生盛服趨天庭。
    禁門漏盡開九重,闕角仿佛晨光紅。
    衣冠是日集殿下,金支翠旗色相射。

    330 《題先生廟》 宋·晁公溯

    天地收霸氣,丘原余閟宮。
    野人相指示,旁有若堂封。
    當時大耳兒,甚似隆準公。
    夫豈忘故都,崎嶇巴蜀中。

    331 《送王師厚》 宋·晁公溯

    季父高名映里閭,復欣千里識名駒。
    當令東海評清譽,他日還如二大夫。

    332 《送王師厚》 宋·晁公溯

    宿草丘邊手自耘,輟耘過我意良勤。
    可憐一語未深接,借問去來何見聞。

    333 《送李敞逆婦敘州乃予友悅夫之子也》 宋·晁公溯

    初戲涂鴉壁,今升奠雁堂。
    真堪當寢醮。
    已共乃翁長。
    歲月良易得,詩晝宜自強。
    他時再相見,兒女即成行。

    334 《送杜時可歸太學》 宋·晁公溯

    宴安不可懷,百年能幾何。
    況今五學開,皆以禮為羅。
    既書內舍籍,天門近嵯峨。
    云胡久不歸,滯留蜀江沱。

    335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336 《清明》 宋·晁公溯

    便覺近長夏,溫風蠶欲成。
    冠欹知發少,衣薄喜身輕。
    初荻青穿水,繁陰綠滿城。
    朝來試新火,茶鼎聽松聲。

    337 《前恩陽尉周邦舉出予兄激仲所書其父竹軒記求》 宋·晁公溯

    俗士胸中數斛塵,此君偃蹇不相親。
    當年曾識子猷面,大令今來是故人。

    338 《前恩陽尉周邦舉出予兄激仲所書其父竹軒記求》 宋·晁公溯

    眼看數竿今白頭,高標直節氣橫秋。
    果能似此孤竹子,何羨渭川千畝侯。

    339 《木犀花二首》 宋·晁公溯

    滿貯雕盤可鎮帷,論花壓盡劍東西。
    豈惟鼻觀遭渠惱,鄰舍聞香亦駭雞。

    340 《木犀花二首》 宋·晁公溯

    粟玉開花顏色新,秋光未覺減陽春。
    蕭然不受風埃涴,知是高標可辟塵。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