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無名氏的詩詞(共2053首)

    561 《晝夜樂》 宋·無名氏

    一陽生後風光好。
    百花瘁,群木槁。
    南枝探暖欺寒,嘉卉爭先占早。
    曉來風送清香杳。

    562 《金盞倒垂蓮》 宋·無名氏

    依約疏林,見盈盈春意,幾點霜蕤。
    應是東君,試手作芳菲。
    粉面倚、天風微笑,是日暖、雪已晴時。
    人靜么鳳翩翩,踏碎殘枝。

    563 《沁園春 按原誤作滿庭芳,茲據律改·》 宋·無名氏

    遇此荒年,天下門徒,受魔受難。
    過此番才顯真誠,道友殺那,慷慨應過天仙。
    廣化天尊,忠昭烈士,甲子旬中要五千。
    加剛志,九天仙闕,無數金蓮。

    564 《一萼紅·斷云漏日》 宋·無名氏

    斷云漏日,青陽布,漸入融和天氣。
    糝綴夭桃,金綻垂楊,妝點亭臺佳致。
    曉露染、風裁雨暈,是牡丹、偏稱化工美。
    向此際會,未教一萼,紅開鮮蕊。

    565 《玉燭新·養高梓里》 宋·無名氏

    養高梓里,袖手珍祠,太平五福人物。
    自是昔年,場屋文章舊豪杰。
    詩書平生事業。
    問造物、為誰慳惜。

    566 《滿庭霜/滿庭芳》 宋·無名氏

    園林蕭索,亭臺寂靜,萬木皆凍凋傷。
    曉來初見,一品蠟梅芳。
    疑是黃酥點綴,超群卉、獨占中央。
    堪閑玩,檀心紫蕊,清雅噴幽香。

    567 《滿庭霜/滿庭芳》 宋·無名氏

    一種江梅,偷傳春信,夜來先綻南枝。
    嫩苞寒萼,妝點綴胭脂。
    雪里渾迷素質,明月下、惟有香肌。
    山村路,人家舍窄,低亞水邊籬。

    568 《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 宋·無名氏

    手扶日月補環窮,錫第庸旌再造功。
    樂奏鈞天迎騎擁,詩歌湛露晏堂豈。
    屢車臨幸龍顏喜,拔宅飛升帝眷隆。
    燕雀非惟依吒計,華夷億萬賴帡幪。

    569 《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 宋·無名氏

    勤勞王室見周公,報賜宜膺曲阜封。
    兆見維秦符佐命,祥開有魏慶疇庸。
    申加井賦恩方治,倍衍圭腴賞正濃。
    一德君臣千載遇,九州四海仰云龍。

    570 《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 宋·無名氏

    騎壒蒙蒙一洗空,恢崇儒館聞文風。
    正當世祖投戈際,遠邁元和沸鼎中。
    坐使車書同萬里,行看冠蓋襲諸武。
    我公勛業追王佐,豈比區區頌泮宮。

    571 《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 宋·無名氏

    偃伯靈臺翳昏,太平有象更何言。
    百神社祀承天貺,萬里調元誤用定尊。
    復見漢償難來舉,請觀周樂足同論。
    秉均當軸誠知禮,坐使先生道門。

    572 《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 宋·無名氏

    跋扈驕矜糾紛,兵威不定將焚。
    槿歸宥密消兵灰,力壗枸槍息祲氛。
    鴻劉將軍休盡策,捧觴記罷論動。
    四方廊無馀事,咸仰伊周輔圣君。

    573 《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 宋·無名氏

    談笑能令國勢強,一時忠閏凜秋霜。
    挽回騩馭遠長樂,直把鴻動紀太常。
    間寐東朝宮殿曉,來庭北使塞垣長。
    輔成孝弟光環宇,竹帛仍傅萬世芳。

    574 《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 宋·無名氏

    交歡婁國獨推誠,不顧流言斷必行。
    直欲生靈躋壽域,聊將干舞解平城。
    坐扶國祚齊箕翼,立挽天河洗甲兵。
    和議一成夷夏福,蒼生擊壤詠升平。

    575 《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 宋·無名氏

    揚眉吐氣快生風,萬里歸來虎帳中。
    竭節任公營之計,解紛排難激丹衷。
    只憑忠信行馮貊,遂使聲名等貸崧。
    一德一心天所祐,定知福壽享無窮。

    576 《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 宋·無名氏

    運鐘百六擾神州,國祚當時劇贅旒。
    獨藉奇材支大廈,允賢巨力障橫流。
    嘯呼左袒安劉氏,指顧南冠縶楚囚。
    整頓乾坤康濟了,千齡翊宋永同休。

    577 《上太師公相生辰詩十首》 宋·無名氏

    地靈人杰產忠良,瑞靄龍蟠虎踞鄉。
    天欲中興神降岳,世將嘉靖弼生商。
    和羹早報梅花信,壽酒先飛柏葉觴。
    笑指山南成帶礪,龐眉興國等綿長。

    578 《閨怨》 宋·無名氏

    有約示歸蠶結局,小軒空度牡丹春。
    夜來揀盡鴛鴦繭,留織春衫寄遠人。

    579 《解紅 嗚鶴余音卷一》 宋·無名氏

    洞天深處。
    道非遠,咫尺人難悟。
    浮沉內景。
    須憑匠手工夫。

    580 《曲江秋》 宋·無名氏

    如何是道。
    這一點、古今尋求顛倒。
    人人有分,個個不虧少。
    皆因動念錯,染著處、便生煩惱。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