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復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號石屏、石屏樵隱。天臺黃巖(今屬浙江臺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歸家隱居,卒年八十余。曾從陸游學詩,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
詩禮家聲重,田園活計饒。自甘為野客,不愿仁王朝。時為花開眼,誰因米折腰。此心安出處,何日不逍遙。
蔡外有馀地,登臨作此亭。心如喬木古,眼共遠山清。社酒誰同醉,村歌自可聽。有時來夜坐,收拾讀書螢。
平地變丘壑,安排若自然。為山移白石,鑿沼貯清泉。栗里有松竹,蘭亭無管弦。軒裳非我事,在野不妨賢。
正朝送遷客,好去看梅花。此嶺幾人過,念君雙鬢華。直言知為國,遠地莫思家。韶石叫虞舜,傷哉古道賒。
憂世心何切,謀身計甚疏。樽前話不盡,天下事何如。漢武求言詔,賈生流涕書。龍顏那可犯,謫向曲江居。
遍訪諸亭館,蒼苔掩舊蹤。十年如昨日,萬象又秋容。閱世存喬木,沿堤倚瘦筇。何人殺風景,斫盡木芙蓉。
行坐自徜徉,吟聲繞屋梁。曉煙滋柳色,晨露發荷香。以我一心靜,參他六月涼。淵明知此意,高臥到羲皇。
九日江亭上,誰憐老孟嘉。要人看白發,不用整烏紗。寄興題桐葉,長歌醉菊花。歸心徒自苦,猶在楚天涯。
佳節重有感,人間行道難。登高苦無地,把酒一憑欄。山迥暮煙合,江空秋水寒。沙頭有鸂鶒,莫作鴛鴦看。
一景分明似渭川,竹山堂好以人賢。蘭亭價為羲之重,峴首名因叔子傳。紫翠數峰長在眼,瑯玕萬個欲參天。老夫身墮塵埃底,遙挹清風亦灑然。
愛竹舊稱王子猷,今君異世等風流。山中便是清涼國,門下合封瀟灑侯。有此一堂真可隱,不妨諸侄與同游。吟邊想像參差綠,許我攜琴一到不。
夏日不苦熱,病軀能少康。數峰樓上景,六月雨馀涼。今西兩虛器,乾坤百戲場。人生如寄爾,聊以醉為鄉。
忍貧長傲世,風節似君稀。死后女方嫁,峽中兒未歸。門人集詩藁,故卒服麻衣。澗上梅花發,吟魂何處飛。
雅志不同俗,休官二十年。隱居溪上宅,清酌澗中泉。慷慨傷時事,凄涼絕筆篇。三篇遣稿在,當并史書傳。
一曲苔湖上,深居萬竹間。自尋三徑樂,早得一身閑。{氵虢}{氵虢}循除水,林林夾屋山。傷心白云際,遺跡尚班班。
讀書不成事,何恨老山林。處世有容德,與人無諍心。友于兄弟樂,惠彼里閭深。細把豐碑讀,懷賢淚滿襟。
東風滿架索春饒,三月梁園雪未消。賸馥何人炷蘭麝,柔枝無力帶瓊瑤。
諸賢皆在位,治效尚遲遲。污吏未能去,明君若可欺。外臺天耳目,正士國根基。既攬澄清轡,那無按察時。
樞星居紫極,搖映使星明。天下推名德,君家好弟兄。一臺振網紀,列郡想風聲。不試褰帷手,官曹未易清。
近市囂塵遠,山居古意存。詩人常下榻,俗子莫登門。日坐圖書府,時開風月樽。野夫因到此,忘卻海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