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戴叔倫的詩詞(共291首)

    戴叔倫簡介

    戴叔倫頭像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41 《送汶水王明府》 唐·戴叔倫

    何時別故鄉,歸去佩銅章。
    親族移家盡,閭閻百戰場。
    背關馀古木,近塞足風霜。
    遺老應相賀,知君不下堂。

    42 《贈康老人洽》 唐·戴叔倫

    酒泉布衣舊才子,少小知名帝城里。
    一篇飛入九重門,樂府喧喧聞至尊。
    宮中美人皆唱得,七貴因之盡相識。

    43 《酬贈張眾甫》 唐·戴叔倫

    野人無本意,散木任天材。
    分向空山老,何言上苑來。
    迢遙千里道,依倚九層臺。
    出處寧知命,輪轅豈自媒。
    更慚張處士,相與別蒿萊。

    44 《宿灌陽灘》 唐·戴叔倫

    十月江邊蘆葉飛,灌陽灘冷上舟遲。
    今朝未遇高風便,還與沙鷗宿水湄。

    45 《聽韓使君美人歌》 唐·戴叔倫

    仙人此夜忽凌波,更唱瑤臺一遍歌。
    嫁與將軍天上住,人間可得再相過。

    46 《對月答袁明府》 唐·戴叔倫

    山下孤城月上遲,相留一醉本無期。
    明年此夕游何處,縱有清光知對誰。

    47 《過柳溪道院》 唐·戴叔倫

    溪上誰家掩竹扉,鳥啼渾似惜春暉。
    日斜深巷無人跡,時見梨花片片飛。

    48 《贈鶴林上人》 唐·戴叔倫

    日日澗邊尋茯芩,巖扉常掩鳳山青。
    歸來掛衲高林下,自剪芭蕉寫佛經。

    贈答考試寫人贊美

    49 《夏日登鶴巖偶成》 唐·戴叔倫

    天風吹我上層岡,露灑長松六月涼。
    愿借老僧雙白鶴,碧云深處共翱翔。

    50 《容州回逢陸三別》 唐·戴叔倫

    西南積水遠,老病喜生歸。
    此地故人別,空馀淚滿衣。

    51 《松鶴》 唐·戴叔倫

    雨濕松陰涼,風落松花細。
    獨鶴愛清幽,飛來不飛去。

    52 《畫蟬》 唐·戴叔倫

    飲露身何潔,吟風韻更長。
    斜陽千萬樹,無處避螳螂。

    53 《口號》 唐·戴叔倫

    白發千莖雪,寒窗懶著書。
    最憐吟苜蓿,不及向桑榆。

    54 《山居》 唐·戴叔倫

    麋鹿自成群,何人到白云。
    山中無外事,終日醉醺醺。

    55 《宿無可上人房》 唐·戴叔倫

    偶來人境外,何處染囂塵。
    倘許棲林下,僧中老此身。

    56 《二靈寺守歲》 唐·戴叔倫

    守歲山房迥絕緣,燈光香灺共蕭然。
    無人更獻椒花頌,有客同參柏子禪。
    已悟化城非樂界,不知今夕是何年。
    憂心悄悄渾忘寐,坐待扶桑日麗天。

    57 《贈徐山人》 唐·戴叔倫

    亂馀山水半凋殘,江上逢君春正闌。
    針自指南天窅窅,星猶拱北夜漫漫。
    漢陵帝子黃金碗,晉代神仙白玉棺。
    回首風塵千里外,故園煙雨五峰寒。

    58 《越溪村居》 唐·戴叔倫

    年來橈客寄禪扉,多話貧居在翠微。
    黃雀數聲催柳變,清溪一路踏花歸。
    空林野寺經過少,落日深山伴侶稀。
    負米到家春未盡,風蘿閑掃釣魚磯。

    秋天離別

    59 《和汴州李相公勉人日喜春》 唐·戴叔倫

    年來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
    獨獻菜羹憐應節,遍傳金勝喜逢人。
    煙添柳色看猶淺,鳥踏梅花落已頻。
    東閤此時聞一曲,翻令和者不勝春。

    60 《登樓望月寄鳳翔李少尹》 唐·戴叔倫

    陌上涼風槐葉凋,夕陽清露濕寒條。
    登樓望月楚山迥,月到南樓山獨遙。
    心送情人趨鳳闕,目隨陽雁極煙霄。
    軒轅不重無名客,此地還能訪寂寥。

    婉約春夜女子懷人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