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強至的詩詞(共835首)

    701 《次韻國博九日》 宋·強至

    秋光未老已風酸,還似春來料峭寒。
    酒盞莫辭今日醉,人心況是在時歡。
    佳辰從古逾金重,遠岫登高見黛攢。
    且學牧之開口笑,休因菊蕊淚闌干。

    702 《純甫以予去歲九日赴東陽今年復趨府作菊花問》 宋·強至

    籬菊答,自古人生有離合。
    不得淵明泛玉觴,還有子真攜酒榼。

    703 《純甫以予去歲九日赴東陽今年復趨府作菊花問》 宋·強至

    問籬菊,何事秋香欠春馥。
    淵明歲歲走征途,冷落重陽誰采劚。

    704 《承乏幕府晨出馬上戲書》 宋·強至

    五載青衫走兩都,北門官緒更區區。
    馬鞍出帶殘更夢,卻是雙飛鄴縣鳧。

    705 《呈屯田》 宋·強至

    溪水日夜落,稍稍露沙面。
    經旬更不雨,深處亦成澱。
    巨篙架空航,澀若泝淺淀。
    況乃載百指,數纜安可縴。
    念此歸思發,急逾強弩箭。
    公如惜滯留,愿借長風便。

    706 《長安九日》 宋·強至

    雁落霜清對此辰,螘浮酒濁喚何人。
    二年不見江南弟,九日空憐渭北身。
    白發轉多羞插帽,黃花漫好擬沾巾。
    功名又逐秋風晚,惟有登高詩句新。

    707 《長安二月二十二日雪十韻》 宋·強至

    曉白乾坤靜,寒消氣候侵。
    麥滋堆垅疾,花沒聚枝深。
    浩蕩中春尾,昭蘇庶彙清。
    函關雙粉蝶,繡嶺一瑤林。

    708 《別林仁祖御史》 宋·強至

    論交鄉里各兒童,三紀相看兩鬢蓬。
    孤宦無資元附驥,故人得意近乘驄。
    秦儀面激殊今日,管鮑心知有古風。
    歸興嚴程何太急,片時車馬復西東。

    709 《贈徐君強》 宋·強至

    浦陽窮僻山縈回,徐子匹馬窮山來。
    十年不見安否外,怪子面黝身紅埃。
    自言壯圖醉無幾,獨有古膽剛不摧。
    日于篇章遣孤憤,袖出巨軸為我開。

    710 《贈黃任道》 宋·強至

    辭源浩蕩輸滄海,筆勢飄飖薄紫霞。
    公府薦才猶未試,士林淪滯不須嗟。
    相逢轉更開懷抱,一跌何嘗掛齒牙。
    文帝欲興三代治,可容賈誼在長沙。

    711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重九會安正堂二首》 宋·強至

    萸杯引滿宴公堂,病客偏容泛淺觴。
    為愛菊花驚晚節,不羞蓬鬢插秋香。
    眾賓談笑誰傾座,上相風騷獨擅場。
    來歲鳳池吟此日,夔龍高會耀辭铓。

    712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重九會安正堂二首》 宋·強至

    茱萸綴席落新堂,丞相詩鋒不可當。
    九日繡筵吟節物,十年黃合運陰陽。
    酒邊和氣忘公袞,風外清歌出女墻。
    賓去每來安正坐,泰然德宇發天光。

    713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 宋·強至

    此日河生舊俗傳,相公同眾樂沙堧。
    迎舟戲羽來低岸,罥席游絲落半天。
    佳句獨高珠履上,貴名都忘玉樽前。
    明年盛會知難再,行看還朝百辟先。

    714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 宋·強至

    玉勒牙旌駐水湄,萬人齊看柁開時。
    此朝河伯想增氣,去歲國公還賦詩。
    岸蝶偶然穿翠箔,沙禽曾不避紅旗。
    旬馀即報行春足,可厭歸軒暮雨隨。

    715 《依韻奉和留守尚書會六同年感舊詩二首》 宋·強至

    好傳此會詫時人,歌揭青云動暗塵。
    霄漢得仙同白日,風騷寡如敵陽春。
    笑談未減題名地,富貴相高報主身。
    誰向衣冠增盛事,龍頭結客事尤新。

    716 《依韻奉和留守尚書會六同年感舊詩二首》 宋·強至

    鼎科第一策名人,金榜誰能躡后塵。
    三紀鵬圖猶綠發,累朝龍首最青春。
    同懷談笑宜開口,間代文章各致身。
    醉倒不知歌舞罷,杏園舊態恰如新。

    717 《仙姑馬上回見野塘荷花盛開感成短篇》 宋·強至

    波面參差萬萼紅,直憂絳蠟日邊融。
    卻應絕艷無仙骨,何事清香屬釣童。
    綠芰間成新樣錦,畫船撐動亂霞叢。
    便能移植金堤畔,早恨曾淹濁水中。
    一等生成勞化匠,獨教榮落對熏風。
    逢時得地俱難偶,古來賢才與爾同。

    718 《西距渭南二十里有佛祠曰梁田其主僧守遂者引》 宋·強至

    洋州太守駐雙輪,佳句曾留渭水春。
    一紀卻題關右節,二篇才出屋間塵。
    濡毫忽聽山僧語,題柱須防縣令嗔。
    只道衣冠專世態,炎涼也屬不毛人。

    719 《聞參政王侍郎令子著作登第復除崇文校書》 宋·強至

    宮壺移刻對延英,文帝從容問賈生。
    儒館旋承恩詔入,士林尤說御批榮。
    丹山鳳出寧無種,滄海鵬摶遂有程。
    漸待青氈歸舊物,區區羲獻漫家聲。

    720 《晚晴》 宋·強至

    云暗青天一鼓雷,旱蝗那得輒為災。
    易盈畎澮流先溢,不盡關河色漸開。
    豐兆已從膏澤見,喜情還逐夕陽來。
    平明官屬趨丞相,樂合公堂送賀杯。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