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镃的詩詞(共1049首)
1021
《雜興》 宋·張镃
龍泉伴太阿,潛伏如幾秋。
光氣不容揜,夜夜沖斗牛。
一朝堀青苔,雙龍獲兼收。
拭以華陰上,百神見之愁。
若使無張雷,恐非劍所羞。
1022
《雜興》 宋·張镃
征南勛業手,顧乃玩簡策。
麟經日月垂,左氏實有力。
為渠作忠臣,訓義訂今昔。
后來疑掖子,開卷隨有益。
果能作蹄筌,此學不妨癡。
1023
《雜興》 宋·張镃
山川萬代留,人物有時盡。
慷慨羊叔子,登臨重嗟憫。
功名垂橐來,老去載倉囷。
焉有利在民,轉盼聲即泯。
非真吊古往,借言聊自引。
湛也窮其心,欲嘿不能忍。
惜昧無去來,徒知幻與影。
1024
《雜興》 宋·張镃
達士樂貧賤,本非沽激心。
豈真昧生死,而計樂淺深。
辛勤畢婚嫁,塵慮寧更侵。
高蹤五岳游,乘風擬相尋。
1025
《雜興》 宋·張镃
道德釀縉紳,睟容無點塵。
望之鄙吝消,矧得累夕親。
頃思闕思化,四教隆諸身。
濟濟三千徒,變蒙盡為仁。
賢圣雖不同,氣類當等倫。
叔度亦我師,千載風如新。
1026
《雜興》 宋·張镃
林宗真杰士,甑墮識孟敏。
初無一語交,肺腑已窺盡。
人才處東京,郭許能汲引。
幾時不生賢,弗遇即泯泯。
1027
《雜興》 宋·張镃
言貌難取人,宣尼竊丁寧。
如何汝南許,輒擅月旦評。
觀其察曹瞞,一言盡生平。
勿謂鑒裁乏,一門稱弟兄。
1028
《雜興》 宋·張镃
漢代嘉唐虞,欲以儒理國。
公孫談治道,純駁互失得。
廣大語尤害,開邊心莫極。
無怪淮南謀,日夜憚汲直。
東閣禮諸賢,脫粟自為食。
俗公此自文,后世有真識。
1029
《雜興》 宋·張镃
子云閉門學,非愿雕蟲稱。
於道實有省,爵位豈所營。
洙泗嗟已遠,惜不偕群英。
太玄法言書,莫誚徒擬經。
1030
《雜興》 宋·張镃
圣道由書傳,秉畀火于秦。
漢興反秦暴,見儒猶罵嗔。
董子惟有志,耿耿誰與陳。
使時三策行,焉老諸侯賓。
1031
《雜興》 宋·張镃
真才當自重,躍冶非良金。
世儒識拔鮮,志士違本心。
慷慨自鋪陳,庶幾有知音。
但恐北風扇,虛言難保任。
快哉東方生,可喜未可欽。
1032
《雜興》 宋·張镃
河南牧羊兒,不識奇字書。
君王事邊頭,無亦官帑虛。
慨然分家資,補國何勤渠。
詎有忠於君,而謂不學歟。
毋令敗群語,緱氏果有余。
惜哉封禪主,更欲取名譽。
歲晚責緣飾,宜其返田閭。
1033
《雜興》 宋·張镃
有虎南山南,有石北山畔。
虎石人未辨,箭發石遂貫。
一朝兩生心,見石不見虎。
若向虎石求,引滿徒自苦。
1034
《雜興》 宋·張镃
堂陛分古始,高卑定常儀。
拳拳三顧頻,未敢臣其師。
至福價婆娑,塵面誰復窺。
有人果善酬,何苦不售為。
1035
《雜興》 宋·張镃
金珠不解憂,麴糵堪適情。
隘哉沉湘人,獨以醒自名。
生居禁酒國,焉得壺觴傾。
閉門求一醉,無乃干天刑。
若伊曠懷襟,道在寧營營。
詳觀中圣言,當與智者評。
1036
《雜興》 宋·張镃
吳起棄骨肉,用釋魯君疑。
蕭何買田宅,更要漢祖知。
結繩可息爭,書契計已癡。
反覆者人心,周防良足悲。
曾參殺人謗,三至母信移。
君臣不易逢,終始貴難離。
1037
《雜興》 宋·張镃
小器酌升斗,渠寧同釜鐘。
心公德始宏,一介稱能容。
將軍見保卑,偏忌相如功。
卓哉全璧賢,懷才肯爭鋒。
悔過猶可稱,服善交情終。
1038
《雜興》 宋·張镃
善人所至處,鳳儀氣芝蘭。
同德自相求,肯因休顯看。
后來世道交,祗趨勢與官。
廉頗共翟公,雅抱常自寬。
1039
《雜興》 宋·張镃
泱泱古齊邦,中有秉節臣。
其國不能舉,燕師知寵珍。
生不食君祿,勢或去諸鄰。
莫往徑絕脰,用愧軒冕人。
當年處高位,十萬當逡巡。
所以休明時,朝廷足嘉賓。
1040
《雜興》 宋·張镃
伯牙善鼓琴,知音一子期。
已得慰生平,絕弦勿復悲。
深沉揚執戟,玄文準伏羲。
各年未原賞,豈欲求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