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張耒的詩詞(共2232首)

    張耒簡介

    張耒頭像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361 《韓信祠:》 宋·張耒

    千金一飯恩猶報,南面稱孤豈遽忘。
    何待陳侯乃中起,不思蕭相在咸陽。

    362 《過漣水》 宋·張耒

    城頭落日在旗竿,城外長淮水浸天。
    左海門前燈火盡,櫓聲軋夜深船。

    363 《觀音泉》 宋·張耒

    巖松偃蓋不知年,寂寂秋燈寶供前。
    清徹一源傳萬古,空山長伴白衣仙。

    364 《觀蘇仲南詩卷》 宋·張耒

    蘇子詩如刃發硎,十章入耳韻泠泠。
    文章三昧無多子,只守君家舊典刑。

    365 《掛劍臺》 宋·張耒

    上國歸來歲月深,悲嗟脫劍掛高林。
    欲知不負徐君意,便是當年讓國心。

    366 《分冬》 宋·張耒

    莫驚人事浮云變,且作吾儕飽飯行。
    白首分冬聊自勸,江城今夜一陽生。

    367 《飛云》 宋·張耒

    時雨久不施,飛云作朝陰。
    芃芃中原麥,賴此三日霖。
    朝陽忽清霽,披露南山岑。
    雖無濟物跡,膏澤在民心。

    368 《方丈小山》 宋·張耒

    窗外幽軒數步寬,小山幽石對漓岏。
    說知老子婆娑意,且作僧房一衲看。

    369 《樊山》 宋·張耒

    黃葉疏林江上洲,西風角怨夕陽樓。
    晚天紫翠凌空闊,只有樊山取意秋。

    370 《二十八日》 宋·張耒

    憶昨秋風吹馬蹄,瓦關分袂涕交揮。
    淮陽春物應如錦,猶在柯山送雁歸。

    371 《渡沙河》 宋·張耒

    溶漾澄明徹底清,鸕鶿慣客不相驚。
    卻疑洛水新霜后,八節灘津石柱聲。

    372 《讀周本紀》 宋·張耒

    周公七百年禮樂,箕服◇弧紛破除。
    空使遺臣經故國,徘徊禾黍嘆丘墟。

    373 《讀仲南和詩》 宋·張耒

    異時文席許論詩,三載江湖讀楚詞。
    自笑酸寒無好語,少年倉氏獨相知。

    374 《冬日書事》 宋·張耒

    昨夜新霜著瓦干,西園梧葉盡飛翻。
    楚鄉原野長青草,澤國風云只薄寒。
    梅蕊半含空有待,菊叢已過似無言。
    杖藜引望仍搔首,羨爾鳴鴻整羽翰。

    375 《冬節小不佳懷正叔老兄》 宋·張耒

    老境光陰短景催,新冬又復一年回。
    焚香燕坐衣僧衲,煮藥高眠廢酒杯。
    處處庖廚鳴甕缶,年年歌笑慘風埃。
    孟公歌舞猶須雪,未放愁眉取次開。

    376 《東齋雜詠{竹}》 宋·張耒

    裊裊墻陰竹數竿,秋風盡日舞青鸞。
    平生愛爾緣瀟灑,莫作封君渭上看。

    377 《東齋雜詠{皂莢}》 宋·張耒

    畿縣塵埃不可論,故山喬木尚能存。
    不綠去垢須青莢,自愛蒼鱗百歲根。

    378 《東齋雜詠{菊}》 宋·張耒

    野人齋爨屏膻腥,自向階前擷紫莖。
    老去愛花心轉薄,一杯蔬飯足浮生。

    379 《東堂》 宋·張耒

    杳杳寒雞唱,漫漫夜色深。
    斗柄垂地直,河勢向江沉。
    林鳥棲欲去,草蟲寒尚吟。
    幽人揜蓬蓽,不睡擁單衾。

    380 《調全玉病二首》 宋·張耒

    詩將收功久戢戈,羸師再鼓奈疲何。
    想君無物驚禪定,獨未能除是此魔。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