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張嵲的詩詞(共664首)

    張嵲簡介

    張嵲頭像

    張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調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參軍,辟利州路安撫司干辦公事。

    441 《送馮貫道之東川轉而之行在》 宋·張嵲

    秋風來萬里,草木日夜凋。
    屬茲憀栗時,執別在今朝。
    亂離多苦辛,況乃道路窮。
    若人抱奇節,勁氣千云霄。

    442 《松門》 宋·張嵲

    長林上晚煙,明月曜深夜。
    重閉豈吾心,自回俗士駕。

    443 《紹興中興上復古詩》 宋·張嵲

    天監我宋,受命以人。
    咋為亂階,以啟圣人。
    皇帝嗣位,其仁如春。
    萬邦欣載,共惟帝臣。

    444 《邵公泉二首》 宋·張嵲

    陰陰勿翦棠,聽訟得處所。
    滾滾山下泉,飛空作甘雨。

    445 《邵公泉二首》 宋·張嵲

    遺愛在斯土,諒如泉山滋。
    居人不敢唾,時復照須眉。

    446 《上分水嶺》 宋·張嵲

    夜半風撼山,苦雨歇初曉。
    高峰吹成冰,草樹葉盡縞。
    行行入云中,稍稍臨木杪。
    恍疑天宇近,漸覺溪溜小。

    447 《山中月夜草色香烈頗如昔年上庸鹿門之游感而》 宋·張嵲

    月淡云始合,沉沉山樹清。
    露濡幽氣馥,澗草不知名。
    既念上庸隱,復懷鹿門行。
    暌離馳歲月,南北異平生。

    448 《三月二日奉詔赴西園曲宴席上賦呈數政開府太》 宋·張嵲

    昔美都門祖二疏,太沖篇詠貴良圖。
    不聞賓主俱公鼎,未見篇章出賓跗。
    河岳英靈添賦詠,都人士女競歡娛。
    皆言元老歸休盛,恩禮便蕃自古無。

    449 《三月二日奉詔赴西園曲宴席上賦呈數政開府太》 宋·張嵲

    邦人欽佇見儀刑,詔使相望對寵靈。
    位冠三公師尚父,躬全五福壽康寧。
    久留行色春過半,乍別天顏涕欲零。
    誰識上心優老意,從行仍許鯉趨庭。

    450 《三月二日奉詔赴西園曲宴席上賦呈數政開府太》 宋·張嵲

    幅巾私第已歸休,當寧虛懷更款留。
    避寵雖辭持節冊,送行猶用濟川舟。
    城南舊圃扃花洞,洛下新莊引御溝。
    詔諭兩京居密邇,不妨乘興往還游。

    451 《入峽》 宋·張嵲

    天秋萬象靜,云橫亂峰起。
    已下微王山,入峽自茲始。
    驚湍於此盡,安流澹如砥。
    兩山郁嵯峨,壁立相對峙。

    452 《取蘭梅置幾上三首》 宋·張嵲

    崇蘭梅蘂竝時芳,更得春風為發揚。
    還似高人有常德,年年只作舊時香。

    453 《取蘭梅置幾上三首》 宋·張嵲

    淺綠深藏垂翠葆,嬌紅巧傳刻繒花。
    南游只在元樓客,坐入合香居士家。

    454 《取蘭梅置幾上三首》 宋·張嵲

    蘭茁梅枝兩竝奇,高標真不負深知。
    風輕雨細春寒夜,正是清香發越時。

    455 《遣興二首》 宋·張嵲

    少年豪縱志凌云,著論將期擬過秦。
    當日詩書徒用世,如今文字豈謀身。
    亂離不用毛錐子,漂轉聊同木偶人。
    主父平生希鼎食,年來一飽尚艱辛。

    456 《遣興二首》 宋·張嵲

    人生何必論才良,賢否窮通脫未量。
    運否較龍猶蠖屈,時來鳥雀亦鷹揚。
    王侯螻蟻同歸盡,鐘鼎山林各所藏。
    何用作文嗟不過,已將名利等蠅翔。

    457 《偶成梅詠三首》 宋·張嵲

    霧態風姿紫府仙,直疑清夜降羊權。
    不知老大心灰久,香氣撩人似昔年。

    458 《偶成梅詠三首》 宋·張嵲

    故園微路繞江干,常記開時偪歲寒。
    萬晨臨風驚老眼,卻疑還是霧中看。

    459 《偶成梅詠三首》 宋·張嵲

    開時都不值繁華,結實調羹尚有夸。
    若語當年上春事,總輸凡木后開花。

    460 《南澗亭詩》 宋·張嵲

    行穿密行盡,勝概集斯亭。
    地遠嵐光重,冬溫草木青。
    俯鑒含空水,還觀山作屏。
    巖溜有時歇,松聲無暫停。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