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張元干的詩詞(共465首)

    張元干簡介

    張元干頭像

    元干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干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隨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361 《葉少蘊生朝三首》 宋·張元干

    元戎玉帳凜霜威,談笑何妨羽扇揮。
    平日丹心馳象闕,長年彩服奉慈闈。
    誰無五馬人生貴,獨有三奇命世稀。
    志在麟經成事業,頗聞天子詔公歸。

    362 《葉少蘊生朝三首》 宋·張元干

    綠發翶翔翰苑春,升平三輔已朱輪。
    詩成山谷句中眼,名應石林天上人。
    耆舊政須廊廟具,蕃宣聊寄股肱臣。
    生朝剩欲為公壽,醉里蘋花度曲新。

    363 《葉少蘊生朝三首》 宋·張元干

    絳節霓旌下九天,括蒼初識地行仙。
    桃華海上三千歲,鳳歷人間五百年。
    可但彤弓尋節制,要知黔首望陶甄。
    香凝燕寢森蘭玉,會見貂冠總附蟬。

    364 《寄題悠然閣三絕句》 宋·張元干

    誰標此閣作悠然,萬事無非信手拈。
    參得東籬把菊意,不妨老遠引陶潛。

    365 《寄題悠然閣三絕句》 宋·張元干

    登臨巧處屬僧家,隨分生涯度歲華。
    莫待藤蘿滿山月,時來倚杖數昏鴉。

    366 《寄題悠然閣三絕句》 宋·張元干

    林端結閣小躋攀,四面嵐光繞曲欄。
    佛法本來南北異,個中北望見南山。

    367 《福帥生朝二首》 宋·張元干

    金貂赫奕照來仍,雅意諸郎以壽稱。
    矍鑠儀形千歲鶴,扶搖風力九霄鵬。
    黃云{左禾右罷}稏人皆醉,丹荔芳敷俎正登。
    請看君侯高閣宴,層梯無用一枝藤。

    368 《福帥生朝二首》 宋·張元干

    玉帳生朝香霧飛,秋風欲到碧梧枝。
    回思十載折沖地,還鎮八州安靜時。
    淇澳會須歌綠竹,渭濱猶待獵非羆。
    止戈堂上多珠履,爭獻龐眉春酒詩。

    369 《瀟湘圖》 宋·張元干

    落日孤煙過洞庭,黃陵祠畔白蘋汀。
    欲知萬里蒼梧眼,淚盡君山一點青。

    370 《挽夢錫機宜寺簿》 宋·張元干

    問疾方旬浹,殊驚不起傳。
    所欽期異日,何意遽終天。
    圖籍嗟空富,生涯眾漫憐。
    保家宜有后,一角儻稱賢。

    371 《挽夢錫機宜寺簿》 宋·張元干

    太府堅辭掾,平陽頃著功。
    清貧名教樂,靜退昔賢風。
    俛首稠人里,甘心正論中。
    胡然成鬼錄,骨相本三公。

    372 《挽夢錫機宜寺簿》 宋·張元干

    零落梁溪客,何堪鄭子悲。
    閉門專學易,擁鼻愛哦詩。
    臭味方投合,行藏罕遇知。
    他年鄉飲酒,揚觶相威儀。

    373 《句》 宋·張元干

    玄鯽隨鉤誠養親。

    374 《挽李仲輔三首》 宋·張元干

    人生真寄爾,天問竟悠哉。
    三載重兇釁,一門皆異材。
    尚疑書未報,遽有訃先來。
    淚盡余青血,秋風萬壑哀。

    375 《挽李仲輔三首》 宋·張元干

    貌古期驚世,心夷合享年。
    交游稱長者,風味配先賢。
    雁序飄零地,龍門寂寞邊。
    不知方便作誄,著意翠珉鐫。

    376 《挽李仲輔三首》 宋·張元干

    畫省何心入,軺車隨分行。
    急難頻太息,交友舊馳聲。
    素月墮江影,白雞悲夜鳴。
    繡衣無復出,部曲把銘旌。

    377 《范才元道中雜興》 宋·張元干

    名姓未能隨老變,政須卜宅近前峰。
    看君決策上對事,攬取奇勛銘鼎鐘。

    378 《范才元道中雜興》 宋·張元干

    君家鼻祖大范老,氣壓賀蘭威鳳鳴。
    文采風流今未泯,耳孫胸次似冰清。

    379 《范才元道中雜興》 宋·張元干

    底處煙林飛伯勞,春生詩思剩搖毫。
    歸來準擬扶頭醉,日射花梢三丈高。

    380 《范才元道中雜興》 宋·張元干

    山晚江寒春雨疏,比來消息定何如。
    竹輿行倦異鄉縣,賴得金樓引睡書。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