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張九齡的詩詞(共200首)

    張九齡簡介

    張九齡頭像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141 《江上使風呈裴宣州耀卿》 唐·張九齡

    江路與天連,風帆何淼然。
    遙林浪出沒,孤舫鳥聯翩。
    常愛千鈞重,深思萬事捐。
    報恩非徇祿,還逐賈人船。

    懷念贊美寫人

    142 《郡江南上別孫侍御》 唐·張九齡

    云嶂天涯盡,川途海縣窮。
    何言此地僻,忽與故人同。
    身負邦君弩,情紆御史驄。
    王程不我駐,離思逐秋風。

    唐詩三百首春節羈旅思鄉

    143 《餞陳學士還江南同用征字》 唐·張九齡

    荷蓧旋江澳,銜杯餞霸陵。
    別前林鳥息,歸處海煙凝。
    風土鄉情接,云山客念憑。
    圣朝巖穴選,應待鶴書征。

    144 《餞濟陰梁明府各探一物得荷葉》 唐·張九齡

    荷葉生幽渚,芳華信在茲。
    朝朝空此地,采采欲因誰。
    但恐星霜改,還將蒲稗衰。
    懷君美人別,聊以贈心期。

    懷才不遇勵志組詩

    145 《東湖臨泛餞王司馬》 唐·張九齡

    南土秋雖半,東湖草未黃。
    聊乘風日好,來泛芰荷香。
    蘭棹無勞速,菱歌不厭長。
    忽懷京洛去,難與共清光。

    146 《送竇校書見餞得云中辨江樹》 唐·張九齡

    江水天連色,無涯凈野氛。
    微明岸傍樹,凌亂渚前云。
    舉棹形徐轉,登艫意漸分。
    渺茫從此去,空復惜離群。

    147 《送姚評事入蜀各賦一物得卜肆》 唐·張九齡

    蜀嚴化已久,沉冥空所思。
    嘗聞賣卜處,猶憶下簾時。
    驅傳應經此,懷賢倘問之。
    歸來說往事,歷歷偶心期。

    148 《送使廣州》 唐·張九齡

    家在湘源住,君今海嶠行。
    經過正中道,相送倍為情。
    心逐書郵去,形隨世網嬰。
    因聲謝遠別,緣義不緣名。

    149 《林亭寓言》 唐·張九齡

    林居逢歲晏,遇物使情多。
    蘅茝不時與,芬榮奈汝何。
    更憐籬下菊,無如松上蘿。
    因依自有命,非是隔陽和。

    150 《園中時蔬盡皆鋤理唯秋蘭數本委而不顧彼雖…遂賦二章》 唐·張九齡

    場藿已成歲,園葵亦向陽。
    蘭時獨不偶,露節漸無芳。
    旨異菁為蓄,甘非蔗有漿。
    人多利一飽,誰復惜馨香。

    151 《林亭詠》 唐·張九齡

    穿筑非求麗,幽閑欲寄情。
    偶懷因壤石,真意在蓬瀛。
    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氣清。
    從茲果蕭散,無事亦無營。

    152 《酬王六霽后書懷見示》 唐·張九齡

    云雨俱行罷,江天已洞開。
    炎氛霽后滅,邊緒望中來。
    作驥君垂耳,為魚我曝鰓。
    更憐湘水賦,還是洛陽才。

    153 《在洪州答綦毋學士》 唐·張九齡

    旬雨不愆期,由來自若時。
    爾無言郡政,吾豈欲天欺。
    常念涓塵益,惟歡草樹滋。
    課成非所擬,人望在東菑。

    154 《蘇侍郎紫薇庭各賦一物得芍藥》 唐·張九齡

    仙禁生紅藥,微芳不自持。
    幸因清切地,還遇艷陽時。
    名見桐君箓,香聞鄭國詩。
    孤根若可用,非直愛華滋。

    155 《和王司馬折梅寄京邑昆弟》 唐·張九齡

    離別念同嬉,芬榮欲共持。
    獨攀南國樹,遙寄北風時。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遲。
    還聞折梅處,更有棣華詩。

    156 《三月三日登龍山》 唐·張九齡

    伊川與灞津,今日祓除人。
    豈似龍山上,還同湘水濱。
    衰顏憂更老,淑景望非春。
    禊飲豈吾事,聊將偶俗塵。

    157 《立春日晨起對積雪》 唐·張九齡

    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
    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
    玉潤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

    158 《和姚令公從幸溫湯喜雪》 唐·張九齡

    萬乘飛黃馬,千金狐白裘。
    正逢銀霰積,如向玉京游。
    瑞色鋪馳道,花文拂彩旒。
    還聞吉甫頌,不共郢歌儔。

    159 《剪彩》 唐·張九齡

    姹女矜容色,為花不讓春。
    既爭芳意早,誰待物華真。
    葉作參差發,枝從點綴新。
    自然無限態,長在艷陽晨。

    160 《上陽水窗旬宴得移字韻》 唐·張九齡

    河漢非應到,汀洲忽在斯。
    仍逢帝樂下,如逐海槎窺。
    春賞時將換,皇恩歲不移。
    今朝游宴所,莫比天泉池。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