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行之的詩詞(共456首)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號省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進士,調岳州巴陵尉。未數月,以母老歸養。告滿,改授潭州寧鄉主簿,未赴而卒,時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經濟之學。遺著由其子謙編為《省齋文集》十卷,已佚。
42
《贈別羅舜舉》 宋·廖行之
憶昔相從游,往往嘗繼晷。
論文在肺肝,商確到肌體。
一從悵分攜,鳧雁慣居徙。
相望兩川間,別夢縈百里。
43
《戲詠白發》 宋·廖行之
與愁添悴色,為老出孤標。
髣髴生銀縷,依微散玉苗。
摘除猶茁茁,晞沭更蕭蕭。
相見函關路,應符物色邀。
44
《吳武氏表兄》 宋·廖行之
我家蒸湘東復東,君嘗過我從嫗翁。
我時總角君未冠,相與游戲如鴻濛。
無何君作十年別,遠指沅水云能窮。
兒時豈識銷黯事,聚散過眼回頭空。
45
《挽武宣教徹二首》 宋·廖行之
書來撩我重思君,情比雝雝雁叫群。
詞賦一時高李杜,弟兄今日掃機云。
未還金馬日邊詔,去作玉樓天上文。
千里莫能親視窆,篇詩寄挽亦徒云。
46
《挽武宣教徹二首》 宋·廖行之
三釜何如菽水長,毅然投劾奉歸裝。
共欽箠楚辭巴嶺,又聽勾稽復楚鄉。
鸂鶒下灘誰御史,鳳鸞棲棘漫仇香。
絕憐五十三年筆,不草文園封禪囊。
47
《挽唐學錄頤》 宋·廖行之
虎榜標名日,英聲四海聞。
傳家惟奧學,有子繼清芬。
未熟黃粱夢,俄同冥漠君。
哲人今已矣,無復更論文。
48
《挽唐學錄頤》 宋·廖行之
今代稱純孝,如公第一流。
事親惟婉順,勵志只操修。
德行渾無間,功名略未酬。
空遺千古恨,明月一山丘。
49
《挽谷子長》 宋·廖行之
伊昔拜芝宇,詞場話俊游。
一從分袂日,五閱鱠鱸秋。
別夢思何極,長川逝莫留。
蓋棺俄隔世,空遣淚橫流。
50
《挽谷子長》 宋·廖行之
百歲三之日,如君乃若然。
謝庭凋玉樹,楚澤斃蘭荃。
堂有雙親老,身無寸祿緣。
英魂儻猶在,泣我此詩篇。
51
《挽谷子長》 宋·廖行之
仁壽渠應爾,為君呼彼蒼。
若人奚所恨,夫我謂難量。
好學顏何泯,多才賈遽亡。
乘除余慶在,薿薿看諸郎。
53
《送春》 宋·廖行之
煮醖青梅且共嘗,游峰飛蝶為誰忙。
秋千彩索迷青草,車馬紅橋銷綠楊。
春事戰加蒲劍老,詩腸結盡柳絲長。
韶光賦別休匆遽,凝佇東風更一觴。
54
《棄屣有感》 宋·廖行之
蹈遍關山日幾西,周旋步武鎮相依。
居貧原憲履長決,戰罷吳王屨不歸。
已類憊靴無復召,空慙釋屩頓成非。
塵勞棄屣今何有,縱爾雙鳧自在飛。
56
《和喜雨詩》 宋·廖行之
夏畦云稼憂芳蕤,炎官火傘烘晴曦。
何人半夜起龍蟄,慰我卒歲豐年期。
吾生正作一飽計,天意似憫三農時。
椎牛釃酒樂村社,帝力於爾其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