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尚書未出守,愛子向青州。一路通關樹,孤城近海樓。懷中江橘熟,倚處戟門秋。更奉輕軒去,知君無客愁。
宴會寫山寫水愉悅
獻賦頭欲白,還家衣已穿。羞過灞陵樹,歸種汶陽田。客舍少鄉信,床頭無酒錢。圣朝徒側席,濟上獨遺賢。
客舍見春草,忽聞思舊山。看君灞陵去,匹馬成皋還。對酒風與雪,向家河復關。因悲宦游子,終歲無時閑。
斗柄欲東指,吾兄方北游。無媒謁明主,失計干諸侯。夜雪入穿履,朝霜凝敝裘。遙知客舍飲,醉里聞春鳩。
相送欲狂歌,其如此別何。攀轅人共惜,解印日無多。仙掌云重見,關門路再過。雙魚莫不寄,縣外是黃河。
一片他山石,巉巉映小池。綠窠攢剝蘚,尖碩坐鸕鶿。水底看常倒,花邊勢欲欹。君心能不轉,卿月豈相離。
六月襄山道,三星漢水邊。求凰應不遠,去馬剩須鞭。野店愁中雨,江城夢里蟬。襄陽多故事,為我訪先賢。
東郊未解圍,忠義似君稀。誤落胡塵里,能持漢節歸。卷簾山對酒,上馬雪沾衣。卻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飛。
詠物懷古
夫子方寸里,秋天澄霽江。關西望第一,郡內政無雙。狹室下珠箔,連宵傾玉缸。平明猶未醉,斜月隱書窗。
無計留君住,應須絆馬蹄。紅亭莫惜醉,白日眼看低。解帶憐高柳,移床愛小溪。此來相見少,正事各東西。
忽聞驄馬至,喜見故人來。欲語多時別,先愁計日回。山河宜晚眺,云霧待君開。為報烏臺客,須憐白發催。
野店臨官路,重城壓御堤。山開灞水北,雨過杜陵西。歸夢秋能作,鄉書醉懶題。橋回忽不見,征馬尚聞嘶。
借問虎賁將,從軍凡幾年。殺人寶刀缺,走馬貂裘穿。山雨醒別酒,關云迎渡船。謝君賢主將,豈忘輪臺邊。
西亭系五馬,為送故人歸。客舍草新出,關門花欲飛。到來逢歲酒,卻去換春衣。吏部應相待,如君才調稀。
潘郎腰綬新,霅上縣花春。山色低官舍,湖光映吏人。不須嫌邑小,莫即恥家貧。更作東征賦,知君有老親。
寫景抒情
竹里過紅橋,花間藉綠苗。池涼醒別酒,山翠拂行鑣。鳳去妝樓閉,鳧飛葉縣遙。不逢秦女在,何處聽吹簫。
雙鳧出未央,千里過河陽。馬帶新行色,衣聞舊御香。縣花迎墨綬,關柳拂銅章。別后能為政,相思淇水長。
近縣多過客,似君誠亦稀。南樓取涼好,便送故人歸。鳥向望中滅,雨侵晴處飛。應須乘月去,且為解征衣。
婉約愛情惜時
玉壘天晴望,諸峰盡覺低。故園江樹北,斜日嶺云西。曠野看人小,長空共鳥齊。高山徒仰止,不得日攀躋。
尋訪寫景寫山
門柳葉已大,春花今復闌。鬢毛方二色,愁緒日千端。夫子屢新命,鄙夫仍舊官。相思難見面,時展尺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