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問的詩詞(共192首)
宋之問,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縣)人。初唐時期的著名詩人。
82
《發藤州》 唐·宋之問
朝夕苦遄征,孤魂長自驚。
泛舟依雁渚,投館聽猿鳴。
石發緣溪蔓,林衣掃地輕。
云峰刻不似,苔蘚畫難成。
83
《登粵王臺》 唐·宋之問
江上粵王臺,登高望幾回。
南溟天外合,北戶日邊開。
地濕煙嘗起,山晴雨半來。
冬花采盧橘,夏果摘楊梅。
跡類虞翻枉,人非賈誼才。
歸心不可見,白發重相催。
84
《桂州黃潭舜祠》 唐·宋之問
虞世巡百越,相傳葬九疑。
精靈游此地,祠樹日光輝。
禋祭忽群望,丹青圖二妃。
神來獸率舞,仙去鳳還飛。
日暝山氣落,江空潭靄微。
帝鄉三萬里,乘彼白云歸。
85
《下桂江龍目灘》 唐·宋之問
停午出灘險,輕舟容易前。
峰攢入云樹,崖噴落江泉。
巨石潛山怪,深篁隱洞仙。
鳥游溪寂寂,猿嘯嶺娟娟。
揮袂日凡幾,我行途已千。
暝投蒼梧郡,愁枕白云眠。
86
《送楊六望赴金水》 唐·宋之問
借問梁山道,嶔岑幾萬重。
遙州刀作字,絕壁劍為峰。
惜別路窮此,留歡意不從。
憂來生白發,時晚愛青松。
勿以西南遠,夷歌寢盛容。
臺階有高位,寧復久臨邛。
87
《送合宮蘇明府颋》 唐·宋之問
鉉府誕英規,公才天下知。
謂乘羔雁族,繼入鳳凰池。
赤縣求人隱,青門起路岐。
翟回車少別,鳧化舄遙馳。
神哭周南境,童歌渭北垂。
賢哉荀奉倩,袞職佇來儀。
88
《宋公宅送寧諫議》 唐·宋之問
宋公爰創宅,庾氏更誅茅。
間出人三秀,平臨楚四郊。
漢臣來絳節,荊牧動金鐃。
尊溢宜城酒,笙裁曲沃匏。
露荷秋變節,風柳夕鳴梢。
一散陽臺雨,方隨越鳥巢。
89
《使過襄陽登鳳林寺閣》 唐·宋之問
香閣臨清漢,丹梯隱翠微。
林篁天際密,人世谷中違。
苔石銜仙洞,蓮舟泊釣磯。
山云浮棟起,江雨入庭飛。
信美雖南國,嚴程限北歸。
幽尋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90
《酬李丹徒見贈之作》 唐·宋之問
鎮吳稱奧里,試劇仰通才。
近挹人披霧,遙聞境震雷。
一朝逢解榻,累日共銜杯。
連轡登山盡,浮舟望海回。
以予慚拙宦,期子遇良媒。
贈曲南鳧斷,征途北雁催。
更憐江上月,還入鏡中開。
94
《宴安樂公主宅得空字》 唐·宋之問
英藩筑外館,愛主出王宮。
賓至星槎落,仙來月宇空。
玳梁翻賀燕,金埒倚晴虹。
簫奏秦臺里,書開魯壁中。
短歌能駐日,艷舞欲嬌風。
聞有淹留處,山阿滿桂叢。
97
《奉和幸神皋亭應制》 唐·宋之問
清蹕喧黃道,乘輿降紫宸。
霜戈凝曉日,云管發陽春。
臺古全疑漢,林馀半識秦。
宴酣詩布澤,節改令行仁。
昔恃山河險,今依道德淳。
多慚獻嘉頌,空累屬車塵。
98
《奉和薦福寺應制》 唐·宋之問
梵筵光圣邸,游豫覽宏規。
不改靈光殿,因開功德池。
蓮生新步葉,桂長昔攀枝。
涌塔庭中見,飛樓海上移。
聞韶三月幸,觀象七星危。
欲識龍歸處,朝朝云氣隨。
99
《奉和幸三會寺應制》 唐·宋之問
六飛回玉輦,雙樹謁金仙。
瑞鳥呈書字,神龍吐浴泉。
凈心遙證果,睿想獨超禪。
塔涌香花地,山圍日月天。
梵音迎漏徹,空樂倚云懸。
今日登仁壽,長看法鏡圓。
100
《奉和幸大薦福寺》 唐·宋之問
香剎中天起,宸游滿路輝。
乘龍太子去,駕象法王歸。
殿飾金人影,窗搖玉女扉。
稍迷新草木,遍識舊庭闈。
水入禪心定,云從寶思飛。
欲知皇劫遠,初拂六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