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孫應時的詩詞(共624首)

    461 《和李季章校書西湖即事三首》 宋·孫應時

    匆匆清明了,能馀幾許春。
    花開更風雨,腸斷惜春人。

    462 《和李季章校書西湖即事三首》 宋·孫應時

    舴艋填芳渚,秋千鬧粉墻。
    人爭桃李節,吾憶藕花涼。

    463 《和李季章校書西湖即事三首》 宋·孫應時

    風日都門外,樓臺十萬家。
    西湖春事足,不話洛陽花。

    464 《和答陸華父》 宋·孫應時

    雒都有佳人,高臥雪塞戶。
    千載尚可期,一寒那足顧。
    功名誠儻來,貧賤有難去。
    食竹豈非鳳,食蟲豈非雞。
    艱虞世不識,羔豚日刳刲。
    且須拊掌共一笑,坐上鴟夷能滑稽。

    465 《和答陸華父》 宋·孫應時

    幽蘭懷春風,葭蓬亦芽茁。
    同時不同調,物物自生活。
    土窮不自食,苦學代耕獵。
    文如六經非小伎,余事不足置牙齒。
    人言擲盧勝擲雉,我言函人不為矢。

    466 《范氏致爽園用石湖韻》 宋·孫應時

    山光突兀初寒外,竹色連娟細雨馀。
    一段清奇徹肌骨,錦囊碎句懶能書。

    467 《范氏致爽園用石湖韻》 宋·孫應時

    可人花木四時足,隨意園池百畝馀。
    但續岷山高士傳,不談天上故人書。

    468 《杜子貞遠訪自言山居之勝以二詩送之》 宋·孫應時

    喜說山居勝,蘭亭一盼中。
    松楸今十世,竹帛故三公。
    念德心何極,幽棲道未窮。
    吾歸訪巖壑,雞黍更誰同。

    469 《杜子貞遠訪自言山居之勝以二詩送之》 宋·孫應時

    識子云溪上,天星已再周。
    故人今略盡,斯世果何求。
    得喪元相似,乘除豈自謀。
    初心幸無恙,馀事一虛舟。

    470 《道中寄同舍》 宋·孫應時

    山色忽相送,江流不作聲。
    別懷初酒醒,病骨更寒侵。
    一笑已昨夢,百年明此心。
    故人應念我,數肯寄嘉音。

    471 《道中寄同舍》 宋·孫應時

    風聲卷蘆竹,雪意滿江天。
    水落石可數,沙寒鷗自眠。
    回頭渺城郭,留眼寄山川。
    老去重來否,吟馀一惘然。

    472 《別越中諸生》 宋·孫應時

    切磋長恨我空疏,甚喜同門各起予。
    贈別懶為名利語,洗心深讀圣賢書。

    473 《別越中諸生》 宋·孫應時

    三年一榻占清間,門外蒼然是種山。
    步月迎風行樂地,從今應入夢魂間。

    474 《聞南軒張先生下世感忱有作》 宋·孫應時

    中原天意定何發,豈謂人才不素儲。
    前輩老成今殄瘁,丁年豪雋重蕭疏。
    武侯歲晚出師表,賈誼平生流涕書。
    社稷無疆恩澤厚,小臣何敢議盈虛。

    475 《聞南軒張先生下世感忱有作》 宋·孫應時

    玉山已失舊端明,何事令人骨屢驚。
    拆石有聲傳建業,隕星無處吊南刑。
    春風未作山川暖,江水何心日夜頃。
    淚落中宵腸萬結,眇然湖海寄吾生。

    476 《挽周南夫寺簿》 宋·孫應時

    獄寺平反助,儀曹簿正明。
    嘉猷新入告,天語重恩榮。
    起滯方如此,論功百未成。
    茫茫天理昧,嘆惜恨難平。

    477 《挽周南夫寺簿》 宋·孫應時

    早歲儒風唱,中年德望尊。
    行藏真玉潔,容色自春溫。
    天與清名勝,人飲大雅存。
    寥寥今熟繼,積慶在于門。

    478 《挽周南夫寺簿》 宋·孫應時

    袖手何淹久,神情愈澹然。
    琴書消永日,齒發任流年。
    落落平生事,區區九寺聊。
    時人空嘆息,寧足盡公賢。

    479 《挽周南夫寺簿》 宋·孫應時

    越絕佳巖壑,由來說剡中。
    風流應未遠,人物政推公。
    遽作辰龍夢,真疑冀馬空。
    慶源端有屬,列戟看西東。

    480 《送趙仲禮入大理寺簿》 宋·孫應時

    忠孝吾根柢,功名古緒馀。
    月云無染著,鏡象本空虛。
    不必相同異,何妨小闊疏。
    達庵今宦達,味此意何如。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