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姜特立的詩詞(共909首)

    姜特立簡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麗水人。生年不詳,卒于宋光宗紹熙中。以父恩補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遷福建兵馬副都監;擒海賊姜大獠。趙汝愚薦于朝,召見,獻詩百篇。除閣門舍人,充太子宮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閣門事。恃恩縱恣,遂奪職。帝頗念舊,復除浙東馬步軍副總管。寧宗時,官終慶遠軍節度使。特立工于詩,意境超曠。作有《梅山稿》六卷,續稿十五卷,《直齋書錄解題》行于世。

    641 《借書戲作》 宋·姜特立

    無書閱市交何少,有書覓羊趣何卑。
    爭似北鄰兩公子,不嫌俗士笑渠癡。

    642 《借庵》 宋·姜特立

    天地即吾廬,胡為號借居。
    趙州無住著,不作更還渠。

    643 《借庵》 宋·姜特立

    吾師自有庵,何必從人借。
    聞道架虛空,大千同一舍。

    644 《閒賦》 宋·姜特立

    樓臺百萬裝成,花木四時羅列。
    從渠眼底江山,欠我詩中風月。

    645 《閒賦》 宋·姜特立

    人生浮脆若風煙,障簏操籌亦可憐。
    但得樽中長有酒,不須身后更留錢。

    646 《寄題須記亭》 宋·姜特立

    橙橘年年熟,青黃滿故枝。
    坡仙自有見,妙語寄新詩。
    好處須令記,欲記難為辭。
    公意非我意,我樂公不知。
    體會在何所,請觀濠上時。

    647 《寄韓卷院南澗常伯之子》 宋·姜特立

    每思南澗一凄然,不見風騷二十年。
    子厚猶能記先友,審言且喜有家傳。
    蜩螗聲亂無遺響,山水人亡有絕弦。
    海內可能無法眼,直須參取祖師禪。

    648 《火合創壁廚》 宋·姜特立

    壁廚殊易成,制度亦敬簡。
    二邊各一柱,四齒橫兩板。
    重重疊書冊,造次可抽揀。
    猶勝堆案頭,兒女恣翻混。
    鄴侯懸牙簽,況復余性懶。
    聊欲備闕遺,時時遮老眼。

    649 《黃用之遷居奉寄》 宋·姜特立

    盡傾清俸買新居,橐內無金只有書。
    不用鄰人借輿馬,已知家具少於車。

    650 《黃用之遷居奉寄》 宋·姜特立

    聞道秋來過別居,秋風應已入琴書。
    草玄正要一區宅。
    入蜀何須駟馬車。

    651 《懷故友楊方叔》 宋·姜特立

    游戲人間世,清虛物外緣。
    皇家雖結網,空谷竟遺賢。
    無恨堪懸劍,傷心有斷弦。
    今年湯餅約,為爾一凄然。

    652 《湖光為劉慶遠作也》 宋·姜特立

    湖水浸坤軸,湖光混太清。
    風來谷紋起,夜靜鏡奩平。
    初訝琉璃軟,還疑組練橫。
    微茫連澤國,瀲滟蹙寒汀。

    653 《烘被詩》 宋·姜特立

    烘被龜藏六,焞焞梨棗春。
    不唯勻踵息,且以暖腰身。
    捫虱閒尋句,聽雞怕及晨。
    是中有真味,不羨北窗人。

    654 《賀葉樞密得孫》 宋·姜特立

    鸞鳳難為種,尋常羽族繁。
    共期公入相,又見子生孫。
    衣缽傳親手,箕裘付后昆。
    韋平今遠矣,袞袞屬高門。

    655 《和趙太中覓詩》 宋·姜特立

    每嘆學詩如學仙,未能換骨謾成篇。
    翰林萬丈光常在,著作三都賦蚤傳。
    半世無成負便腹,終年有味郴吟肩。
    明珠何事輕彈雀,多謝高情未棄捐。

    656 《和元亨出示山扉詩》 宋·姜特立

    手自葺柴荊,山扉亦自扃。
    莫辭蓬篳陋,要護草堂靈。
    忙為幽人啟,閒無俗士經。
    不妨老赤腳,應戶代奴星。

    657 《和虞守感秋二首》 宋·姜特立

    家音何用寄,郵置有沉浮。
    旦夕天邊去,書來一雁秋。

    658 《和虞守感秋二首》 宋·姜特立

    莫憶鱸魚美,吳天浪正浮。
    只應歸夢到,千頃荻花秋。

    659 《和葉叔豹》 宋·姜特立

    暮齡旌節寵旋歸,感謝皇恩念細微。
    已是丘園添盛事,更兼山水借清暉。
    老來自合深韜晦,語妙偏能相發揮。
    祝我青松君意厚,尚嫌詩瘦捐腰圍。

    660 《和陸郎中送出關》 宋·姜特立

    黃塵烏帽六年間,心跡何嘗一間閒。
    今日船頭忽東轉,始知有味是家山。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