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融的詩詞(共293首)
吳融,唐代詩人。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吳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復三年(903),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后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后三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入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
261
《雪后過昭應》 唐·吳融
路過章臺氣象寬,九重城闕在云端。
煙含上苑沈沈紫,雪露南山愯愯寒。
綺陌已堪騎寶馬,綠蕪行即彈金丸。
灞川南北真圖畫,更待殘陽一望看。
262
《閑望》 唐·吳融
三點五點映山雨,一枝兩枝臨水花。
蛺蝶狂飛掠芳草,鴛鴦穩睡翹暖沙。
闕下新居成別業,江南舊隱是誰家。
東遷西去俱無計,卻羨暝歸林上鴉。
264
《和陸拾遺題諫院松》 唐·吳融
落落孤松何處尋,月華西畔結根深。
曉含仙掌三清露,晚上宮墻百雉陰。
野鶴不歸應有怨,白云高去太無心。
碧巖秋澗休相望,捧日元須在禁林。
265
《秋事》 唐·吳融
江天暑氣自涼清,物候須知一雨成。
松竹健來唯欠語,蕙蘭衰去始多情。
他年擬獻書空在,此日知機意盡平。
更欲輕橈放煙浪,葦花深處睡秋聲。
送別
266
《次韻和王員外雜游四韻》 唐·吳融
一分難減亦難加,得似溪頭浣越紗。
兩槳慣邀催去艇,七香曾占取來車。
黃昏忽墮當樓月,清曉休開滿鏡花。
誰見玉郎腸斷處,露床風簟半欹斜。
267
《鶯》 唐·吳融
日落林西鳥未知,自先飛上最高枝。
千啼萬語不離恨,已去又來如有期。
慣識江南春早處,長驚薊北夢回時。
謝家園里成吟久,只欠池塘一句詩。
268
《秋日感事》 唐·吳融
一葉飄然夕照沈,世間何事不經心。
幾人欲話云臺峻,獨我方探禹穴深。
雞檄固應無下策,鶴書還要問中林。
自憐情為多憂動,不為西風白露吟。
269
《和峽州馮使君題所居》 唐·吳融
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誅茅葺所居。
曉岫近排吟閣冷,夜江遙響寢堂虛。
唯懷避地逃多難,不羨朝天臥直廬。
記得街西鄰舍否,投荒南去五千馀。
270
《題延壽坊東南角古池》 唐·吳融
蔓草蕭森曲岸摧,水籠沙淺露莓苔。
更無蔟蔟紅妝點,猶有雙雙翠羽來。
雨細幾逢耕犢去,日斜時見釣人回。
繁華自古皆相似,金谷荒園土一堆。
271
《酬僧》 唐·吳融
吾師既續惠休才,況值高秋萬象開。
吟處遠峰橫落照,定中黃葉下青苔。
雙林不見金蘭久,丹楚空翻組繡來。
聞說近郊寒尚綠,登臨應待一追陪。
272
《寄僧》 唐·吳融
柳拂池光一點清,紫方袍袖杖藜行。
偶傳新句來中禁,誰把閑書寄上卿。
錫倚山根重蘚破,棋敲石面碎云生。
應憐正視淮王詔,不識東林物外情。
273
《賦雪》 唐·吳融
一夜陰風度,平明顥氣交。
未知融結判,唯見混茫包。
路莫藏行跡,林難出樹梢。
氣應封獸穴,險必墮禽巢。
274
《谷口寓居偶題》 唐·吳融
涔涔病骨怯朝天,谷口歸來取性眠。
峭壁削成開畫障,急溪飛下咽繁弦。
不能塵土爭閑事,且放形神學散仙。
已熟前峰采芝徑,更于何處養殘年。
寫雪感慨
275
《聞李翰林游池上有寄》 唐·吳融
花飛絮落水和流,玉署詞臣奉詔游。
四面看人隨畫鹢,中流合樂起眠鷗。
皇恩自抱丹心報,清頌誰將白雪酬。
不為禁鐘催入宿,前峰月上未回舟。
276
《渚宮立春書懷》 唐·吳融
春候侵殘臘,江蕪綠已齊。
風高鶯囀澀,雨密雁飛低。
向日心須在,歸朝路欲迷。
近聞驚御火,猶及灞陵西。
277
《偶題》 唐·吳融
賤子曾塵國士知,登門倒屣憶當時。
西州酌盡看花酒,東閣編成詠雪詩。
莫道精靈無伯有,尋聞任俠報爰絲。
烏衣舊宅猶能認,粉竹金松一兩枝。
寫水抒懷
278
《題豪家故池》 唐·吳融
歲久無泉引,春來仰雨流。
萍枯黏朽檻,沙淺露沉舟。
照影人何在,持竿客寄游。
翛然興廢外,回首謝眠鷗。
279
《中秋陪熙用學士禁中玩月》 唐·吳融
月圓年十二,秋半每多陰。
此夕無纖靄,同君宿禁林。
未高知海闊,當午見宮深。
衣似繁霜透,身疑積水沈。
遭逢陪侍輦,歸去憶抽簪。
太液池南岸,相期到曉吟。
280
《紅白牡丹》 唐·吳融
不必繁弦不必歌,靜中相對更情多。
殷鮮一半霞分綺,潔澈旁邊月飐波。
看久愿成莊叟夢,惜留須倩魯陽戈。
重來應共今來別,風墮香殘襯綠莎。
詠物寫劍諷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