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吳芾的詩詞(共1146首)

    吳芾簡介

    吳芾頭像

    吳芾(1104—1183),字明可,號湖山居士,浙江臺州府人(現今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田市吳橋村)人。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秘書正字,因揭露秦檜賣國專權被罷官。后任監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愛自強、勵精圖治。

    381 《和陳平仲中秋懷舊游》 宋·吳芾

    天末逢秋半,臨流玩佳月。
    置酒延孤光,夜久涼風發。
    感時歌慨慷,醉來翻不悅。
    念人有聚散,念月有圓缺。

    382 《和采石詩韻寄韓無咎》 宋·吳芾

    野性從來愛水云,合耕巖下釣溪濱。
    宦游愧負平生志,臨按欣逢我輩人。
    奎閣雄文光照日,錦囊佳句艷爭春。
    外臺況上三年計,一節行看詔墨新。

    383 《和鮑昌朝韻》 宋·吳芾

    參軍長俊逸,醉里度流年。
    客路三千里,狂吟幾百篇。
    貧寧貽俗笑,死不受人憐。
    別后知何處,相思夜不眠。

    384 《過吳門登簡孚堂有感》 宋·吳芾

    三十年前此宦游,經從偶得駐扁舟。
    回頭歲月如駒隙,到眼風煙獨虎丘。
    無復故人論舊事,卻因陳跡惹新愁。
    此生未必能重到,且為斯堂更少留。

    385 《過上饒有感》 宋·吳芾

    少日隨親官此州,如今老矣復來游。
    此身縱健那能久,何苦奔馳不自休。

    386 《過嘉禾呈方懋德》 宋·吳芾

    昔嘗此地奉周旋,倒指于今三十年。
    今日相逢成二老,那知又復到樽前。

    387 《歸來到紅梅下有感》 宋·吳芾

    惜花端擬醉花時,不謂花開失素期。
    去日橫枝才蓓蕾,歸來滿樹已離披。
    雖知勝賞輸同舍,尚愛余芳繞曲池。
    花亦念予情不淺,更留殘萼索題詩。

    388 《感舊》 宋·吳芾

    達宦吾鄉舊罕聞,躋榮兩禁止三人。
    二公嗟已歸長夜,一老知能得幾春。
    軒冕但堪遮俗眼,湖山正限樂天真。
    不妨日日花前醉,已是行年及七旬。

    389 《復次韻》 宋·吳芾

    老來絕意風云會,久欲脫身塵垢外。
    有時偶被世緣牽,咄咄書空常作怪。
    一麾何事到江城,卻犯喧囂親瑣碎。
    簿書叢里度光陰,倏忽已驚逾一載。

    390 《飯客看鶴賞梅遇雨有作》 宋·吳芾

    鶴舞梅開總有情,小園方喜得雙清。
    無端風十妨游覽,不使衰翁眼暫明。

    391 《二兒納婦有感》 宋·吳芾

    老乘一障楚江濱,無奈星星鬢影新。
    客懷情懷那似舊,忙中日月不知春。
    若為經歲拋泉石,猶把非才玷縉紳。
    還盡此生兒女債,盍歸休下作閑人。

    392 《登舟》 宋·吳芾

    天憐行客困陽秋,許舍車徒上小舟。
    十里好風袪滯思,一溪寒水助清游。

    393 《登望云亭》 宋·吳芾

    記得來時上此亭,亭荒有景亦徒清。
    如今亭與景俱勝,水倍秀兮山倍明。

    394 《得三七舍侄書云二月二十五日同族人至湖山賞》 宋·吳芾

    報言宗族競尋芳,共到吾廬賞海棠。
    亭下定知春爛熳,花間想見醉淋浪。
    長年心著神仙窟,此日身縻云水鄉。
    苦恨欲歸無羽翼,夜深魂夢只悠颺。

    395 《悼王習之》 宋·吳芾

    兩州佳政萬人傳,一旦那知遂溘然。
    到底久生從古少,要須乘健早歸田。

    396 《春盡同諸公游紫巖各賦六言》 宋·吳芾

    一徑草深迷路,萬點花飛到天。
    明日定知春去,只今便是殘年。

    397 《初夏登城上有感》 宋·吳芾

    來守孤城忽兩朞,可堪登眺又斜暉。
    經春不見流鶯語,終日唯看乳燕飛。
    風舞新荷青裊裊,煙籠細柳綠依依。
    此邦縱美非吾土,莫怪山翁只念歸。

    398 《城上初作新亭猶未名也邦人哄然稱為三槐殊不》 宋·吳芾

    我心只是憶天臺,欲去無從首重回。
    若得此時追五柳,絕勝他日面三槐。
    年年白發催人老,夜夜青山入夢來。
    縱有萬鐘非我事,何如且覆掌中杯。

    399 《陳時中法臺得郡而歸喜而成詩》 宋·吳芾

    去歲秋風話別離,今秋俄報有歸期。
    自應冠豸登三院,何遽憑熊把一麾。
    治行佇為千里最,才猷已是九重知。
    莫辭小憩留仙隱,伴我花前倒玉卮。

    400 《藏云寺有海棠一樹在僧舍后竹籬荊棘之間余因》 宋·吳芾

    海棠一樹竹籬根,密掩深藏若避人。
    移向亭前端有意,要令山下盡知春。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