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潛的詩詞(共573首)
吳潛(1195—1262) 字毅夫,號履齋,宣州寧國(今屬安徽)人。寧宗嘉定十年(1217)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與姜夔、吳文英等交往,但詞風卻更近于辛棄疾。其詞多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167
《永遇樂(己未元夕)》 宋·吳潛
和氣熏來,這般光景,管無風雨。
畫棟朱甍,錦坊繡巷,娘子將嫫母。
星球高掛,燈樓趲出,良夜正消增五。
遨頭事,牙旗鐵馬,且還那時鄞府。
168
《水龍吟(戊午元夕)》 宋·吳潛
十洲三島蓬壺,是花錦、一團裝就。
輕車細輦,綺羅香里,放光如晝。
朱戶笙簫,畫樓簾幕,有人回首。
想金蓮燦爛,星球縹緲,那風景、年時舊。
171
《疏影》 宋·吳潛
嗤瓊笑玉。
向畫堂可肯,風露邊宿。
耐凍禁寒,便瘦宜枯,前生莫是孤竹。
從來不上春工譜,夢不到、沈香亭北。
愛國感嘆
172
《疏影》 宋·吳潛
寒梢砌玉。
把膽瓶頓了,相伴孤宿。
寂寞幽客,篩影橫斜,宜松更自宜竹。
殘更蝶夢知何處,□只在、昭亭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