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劉黻的詩詞(共310首)

    101 《兀兀棲精廬》 宋·劉黻

    兀兀棲精廬,青山日相對。
    靜照年少非,動虞壯士悔。
    耕鋤計已晚,畚筑力猶耐。
    夜臥司馬衾,晨餐魯直菜。

    102 《葦航》 宋·劉黻

    世路崎嶇即險灘,扁舟隨處著漁芊。
    主盟鷗鷺交全淡,管領江湖夢跡安。
    吟定月侵蓬戶靜,釣閒潮打石磯寒。
    即今航國真難呈,莫作尋常一葦看。

    103 《挽陳太傳》 宋·劉黻

    由來安澹泊,人嘆歷官遲。
    兩邑猶思宰,諸生共哭師。
    文名如日在,心事只天知。
    未竟經綸業,傳家有桂枝。

    104 《挽曹夫人》 宋·劉黻

    一見豐碑已愴情,大家名重乞誰銘。
    金花屢錫華封誥,白發重看禁從榮。
    三世種成庭上桂,一生讀盡藏中經。
    當年曾佐先夫子,誓守潼川寇自平。

    105 《投趙玉堂使君》 宋·劉黻

    鑾坡榮拜錦袍新,雁蕩行春作守臣。
    無擾可回民氣脈,有才能振國精神。
    柝沈海嶠三更月,草長池塘一雨春。
    聞道鈴齋少公事,肯分吟席與樵人。

    106 《田家吟》 宋·劉黻

    舊谷示沒新谷登,家家擊壤含歡聲。
    慚愧今年雨水足,只雞{左豆右斗}酒相逢迎。
    豪家征斂縱獰隸,單巾大帕如蠻兵。
    索錢沽酒不滿欲,大者羅織小者驚。

    107 《四先生像贊·南軒張宣公》 宋·劉黻

    玉質金相,卓爾良貴。
    有鑒在心,明利與義。
    大原斯闡,維世之模。
    表里不貳,皇皇圣途。

    108 《思西弟》 宋·劉黻

    棲棲梅嶺下,禁足老僧如。
    白發雙親淚,青燈一紙書。
    應門猶看汝,強飯莫思予。
    何事成乖隔,低頭愧荷鋤。

    109 《戍婦吟》 宋·劉黻

    月色暗還明,鄰家砧杵聲。
    有衣難寄還,無衣不關情。
    冰合長沙渡,霜枯細柳營。
    北征人未返,鴻雁又南征。

    110 《壽趙使君計院求仁先生》 宋·劉黻

    西江郡以梅花重,無愧梅花有此翁。
    學到靜邊皆實地,仁常熟處更春風。
    吏看判筆如神異,民擬生祠與佛同。
    愿為八荒開壽域,歡聲何但鯉城中。

    111 《壽胡編校》 宋·劉黻

    嶺根逢誕日,相對意如何。
    直道遭時少,清貧得壽多。
    仙茅丹已熟,鄰秫味方和。
    休說南冠事,窮通付浩歌。

    112 《仁靜山房為孫君賦》 宋·劉黻

    一廬含萬象,古意在聽琴。
    雖有種瓜事,卻無鋤草金。
    山幽馴野鹿,樹老帶巢禽。
    自得延生法,從渠事養心。

    113 《秋心》 宋·劉黻

    秋日日苦短,秋夜夜苦長。
    長短不易晷,處厄心自傷。
    秋風獨有聲,葉葉闖我窗。
    秋月豈無情,隙隙窺我床。
    苒苒寒事迫,孰整衾與裳。
    故鄉隔萬山,籬菊那能芳。

    114 《飄零》 宋·劉黻

    飄零吾道在,安處即為家。
    夜雨生浦葉,秋風到蓼花。
    貌添平日瘦,學悟少年差。
    白足閒相問,蕉溪一供茶。

    115 《牛頭庵次王九王憲使韻》 宋·劉黻

    有此投閒處,群山繞地圖。
    聲名出朝士,笑語樂樵夫。
    招鶴松為主,開泉月作模。
    猶嫌居欠僻,來往是征途。

    116 《六友詩寄林景云留壽國林道初俞季淵·清友》 宋·劉黻

    清友天賦完,歲晚樹獨暖。
    粲此白玉英,瑟彼清廟瓚。
    香自根中來,冰雪匪壓斷。
    一見一回老,殷勤呼茗碗。

    117 《六友詩寄林景云留壽國林道初俞季淵·靜友》 宋·劉黻

    靜友性不凡,惟嗜土石瘦。
    與草似無瘉,於吾如有舊。
    抱獨足養真,韜芳何深茂。
    清風苦好事,揄揚古今宙。

    118 《六友詩寄林景云留壽國林道初俞季淵·高友》 宋·劉黻

    高友住山中,無心涉塵圃。
    山中有明月,明月照棲鷺。
    幽人眠不成,披衣起閒步。
    相得靜無際,勿訝秦官污。

    119 《六無吟》 宋·劉黻

    食無肉兮出無友,居無室兮病無醫。
    冬無炭兮夏無泉,祠有坡翁慰我思。

    120 《靈巖》 宋·劉黻

    千巖圍一寺,入境便無塵。
    古木猶知已,高崖若正人。
    山靈袪虎跡。
    石髓幻龍身。
    上有通天竅,民愁獨未伸。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