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籍通金馬門,家在銅駝陌。省闥晝無塵,宮樹朝凝碧。荒街淺深轍,古渡潺湲石。唯有嵩丘云,堪夸早朝客。
視事畫屏中,自稱三癖翁。管弦泛春渚,旌旆拂晴虹。酒對青山月,琴韻白蘋風。會書團扇上,知君文字工。
鷹至感風候,霜馀變林麓。孤帆帶日來,寒江轉沙曲。戍搖旗影動,津晚櫓聲促。月上彩霞收,漁歌遠相續。
秋天月亮
冊命出宸衷,官儀自古崇。特膺平土拜,光贊格天功。再佩扶陽印,常乘鮑氏驄。七賢遺老在,猶得詠清風。
早忝金馬客,晚為商洛翁。知名四海內,多病一生中。舉世往還盡,何人心事同。幾時登峴首,恃舊揖三公。
貧困凄涼
長安銅雀鳴,秋稼與云平。玉燭調寒暑,金風報順成。川原呈上瑞,恩澤賜閑行。欲反重城掩,猶聞歌吹聲。
悼念哀思友人
看畫長廊遍,尋僧一徑幽。小池兼鶴凈,古木帶蟬秋。客至茶煙起,禽歸講席收。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
敘事愛情
師逢吳興守,相伴住禪扃。春雨同栽樹,秋燈對講經。廬山曾結社,桂水遠揚舲.話舊還惆悵,天南望柳星。
地方寫景傷春抒情孤寂
師在白云鄉,名登善法堂。十方傳句偈,八部會壇場。飛錫無定所,寶書留舊房。唯應銜果雁,相送至衡陽。
窮巷唯秋草,高僧獨扣門。相歡如舊識,問法到無言。水為風生浪,珠非塵可昏。悟來皆是道,此別不銷魂。
重疊稽亭路,山僧歸獨行。遠峰斜日影,本寺舊鐘聲。徒侶問新事,煙云愴別情。應夸乞食處,踏遍鳳凰城。
邊疆狩獵憂慮
銜命出尚書,新恩換使車。漢庭無右者,梁苑重歸歟。又食建業水,曾依京口居。共經何限事,賓主兩如初。
誰憐相門子,不語望秋山。生長綺紈內,辛勤筆硯間。榮親在名字,好學棄官班。佇俟明年桂,高堂開笑顏。
世業嵩山隱,云深無四鄰。藥爐燒姹女,酒甕貯賢人。晚日華陰霧,秋風函谷塵。送君從此去,鈴閣少談賓。
詠竹
綠樹滿褒斜,西南蜀路賒。驛門臨白草,縣道入黃花。相府開油幕,門生逐絳紗。行看布政后,還從入京華。
生活
翩翩馬上郎,驅傳渡三湘。橘樹沙洲暗,松醪酒肆香。素風傳竹帛,高價聘琳瑯。楚水多蘭芷,何人事搴芳。
洛陽天壇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見日,月靜遠聞笙。云路將雞犬,丹臺有姓名。古來成道者,兄弟亦同行。
束簡下延閣,買符驅短轅。同人惜分袂,結念醉芳樽。切切別弦急,蕭蕭征騎煩。臨岐無限意,相視卻忘言。
祖帳臨周道,前旌指晉城。午橋群吏散,亥字老人迎。詩酒同行樂,別離方見情。從此洛陽社,吟詠屬書生。
兄弟盡鴛鸞,歸心切問安。貪榮五彩服,遂掛兩梁冠。侍膳曾調鼎,循陔更握蘭。從今別君后,長憶德星看。